您的位置首页  传统建材

吕信伟:如何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

我们这三个阶段大致的时间经历是这样的,第一个阶段是探索,大约是2006至2009年,06年的时候我们市的草堂小学、红牌楼小学、东升小学、玉林中学的附属小学等自发探索以经典为主的国学教育,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只认识,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迎诵表演,通过在校内全面开设国学课程,开展国学教研,开发校文教材,创设国学经典环节,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展国学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精深。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论坛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和平台,与大家探讨传统文化的问题,我是学中国语言文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也可以说中文系或者国文系,这些年来我们很多的学校升格,专科学校升成学院,学院升成大学,所以很多大学随着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系就消失了,都变成了学院。

“2014年亚洲教育论坛”于11月01日—11月02日在中国成都举行,亚洲教育论坛始终致力于提升亚洲教育水平。今年是亚洲教育论坛 开办的第十一个年头,现如今该论坛已成为每年亚洲教育界合作交流的盛会。开幕式中迎来了亚洲诸多教育学者、对亚洲教育论坛的解读和期望,搜狐教育 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独家网络报道。以下为成都市教育局党组、局长吕信伟在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分论坛上的发言:

二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和教材,在课程中不断融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精髓,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礼信等内容,其中国学启蒙校园教材、小学生国学经典、经典伴着我行等小本教材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2009年成都市国学经典读本由四川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全市的中小学校投入使用,2011年我们还受教育部的委托,编写出了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诗文淀积职场,2013年我们也与语文出版社合作,编写出了我市中职学校创新的的教材,有语文教材,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三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和活动,我们结合语文教学、校本课程,办团队活动开展课,或者利用朝会、午会时间安排课程,学生每周经典不少于一个小时,连续举办了三届写经典,话经典的活动,引导全市学生熟悉经典,亲近经典,在第三届活动中一千多所学校,占全市学校总数的90%以上,有一千多所学校110多万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一共就110万,高中150多万,占全市70%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建设一批经典的示范学校,打造书香校园,我市已经形成诗歌校园,书法校园,太极校园等特色校园,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国学知识培训,将经典培训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成立了四级国学研究室,建立以市教科院和四川示大文学院为主的经典指导中心,研讨、交流、指导经典活动持续开展,组织经典教师参加国家、省专题培训,每年开展八百多名国学教师的培训。

第二个阶段是推广阶段,大约是2009—2011年,09年市委市发出了国学经典,传统民族,提升内蕴风帆,再造成城市风貌的这样一个号召,市教育局印发了成都市国学经典教行动的实施纲要,并全面推进国学经典的教育活动,2010年,我市参加了教育部在苏州举行的中华诵,经典行动的启动仪式,并在大会上作了一个交流,与大家分享。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我们将紧扣时代主题,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第三个阶段是从2011年至今,我们对传统文化进校园在不断进行深化。从11年起,我市结合成都丰富的地域文化,重点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两千多年的建城史给成都留下了104项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共104项,我们这些年把这104项有条件的逐步的送进了校园。2011年以来我市陆续开展了太极、空竹等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和成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第一个方面。

据说我们大学里面有的校长在总结大学发展的显著成绩时,学校全部变成了学院,没“系”了,所以教育大学的发展,一个显著的成绩是中国所有的大学基本上都没“系”了,据说现在全中国还有两所大学有“系”,一个是大学,有中国语言文学系,一个是中山大学,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其他大学全都没“系”,当然这是一个笑话。我学了七年中国语言文学,但是我觉得与精深的中国文化比较起来,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仍然还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今天我的主题是紧扣时代脉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大家交流分享一下。

首先,我介绍一下成都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成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步较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国学经典在全市的中小学、幼儿园的覆盖面已经达到了85%,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面达到了百分之百,经典教育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学生的思想行为我们感觉在不断的发生一些变化,教师的素质在不断的提升。

第二个方面介绍我们这些年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几点做法。一是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机制,市委市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不断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每年我们在教育经费里面都要预算大约投入两百万专项经费,为全市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国学教材,教育、文化、体育、光新等部门联动形成了推广机制,共同主办经典大学,写经典,画经典,汉字听写大会等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将经典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学校考评和学生学业水平评估,构建起了市、县、校一体的运行机制,各个方面有机配合,逐层推进,为企业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供一个工作的机制的保障。

二要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发觉与当代转换,要推陈出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明相融相通,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要求,要主动遵循依国的目标,着力推进文化、校园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的。第三是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物华天宝的四川连带文人墨客,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吟咏数不胜数,自古人才辈出,司马相如、巴金等都是成都人的优秀代表,我们将充分开发经典诗文的体验课、兴趣课等课程,打造川西特色成都魅力的文化品牌,不断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

第三是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点思考。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有效的推进有效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注意在三个方面着力,第一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文化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体现了对现代人类文明的认同,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种是三个层面的,一个是国家层面,一个是社会层面,一个是个人层面。

社会层面是、平等、、,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看这三个层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都体现出来了,而爱国、诚信、友善、和谐这恰恰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平等、我个人觉得这恰恰又是现代文明的标尺,而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前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社会转型升级的镇痛对我们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振动,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再加之趋向上必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现代人类文明紧密的结合起来,传递正能量,争强民族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培养一代又一代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世界胸襟的知礼守法的现代共鸣。

搜狐教育独家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