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进口建材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桥头堡 培育新常态下产业增长点?进口新型建材

三、郴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具有良好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被国务院确定为“由沿海向内地的过渡试验区”,是全国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试点城市、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郴州得开气之先,发扬“包容、求实创新”的郴州,立志湘南率先、省际领先、湖南争先,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9年以来,出台《郴州市招商引资四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争取省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加速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四千工程”,即:用3年时间建设标准厂房1000万平方米、引进转移型企业1000户以上、实际利用内外资100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吸引了一批央企和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郴州。至此,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思想、政策、基础条件均已具备,赶超争先优势逐渐。

一是必须解放思想、创新,以精准定位谋篇布局。包括三个方面:以发展谋篇布局。以全球化的概念审视、定位,互利共赢,以陆、空全方位的格局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更高层次的型经济。“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以融入发展谋篇布局。以“一带一部”发展战略为新坐标,跳出湘南,跳出湘粤赣省际区域,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放眼全国争一流;以合作发展谋篇布局。积极加强区域协作战略的推进,打破要素壁垒,找准互利点,完善合作机制和平台,不断提升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融合度。

二是必须夯实基础、优化服务,以良好承接产业。做好四项工作:创新,建设良好的政务。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各项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机构、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等各项行政管理体制,激发活力,提升效率;配套发展,建设良好的生产。根据产业承接需要,切实加强园区建设和标准厂房建设,完善生活设施,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载体和平台;强化引导,建设良好的金融。深入推进金融融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引导的市场化、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综合推进,建设良好的人文。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营造企业永续发展所需的文明。

两型引领,推动转型发展。立足郴州资源型经济偏重的结构特征,以承接产业转移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从低端向高端、从分散向集群、从粗放向集约、从线型向循环发展。突出承接和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引进了台达电子、高斯贝尔、华磊光电、杉杉科技、富士电梯、湘南数控、仰天湖风电等一大批企业和项目落户郴州。着眼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大力加强一个交易平台、一个价格指数、一个国家检测标准、一个展示平台、一群知名品牌企业的有色金属“五个一”战略体系建设,2013年,“湖南有色金属(郴州)价格指数”发布,其中湖南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自2011年6月运营至今交易总额突破3260元。注重产业链招商、抱团转移,与商会、总部合办园区,促进上下游关联产业集群推进。

大力简政放权,全面深化。深化以“两集中、两到位”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大力推进市县机构和扩权强镇试点,其中,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力度空前,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大力精简,拟保留98项、取消132项,减幅达57.4%。重心下移,理顺城市和社会管理体制,全面构建“两级、管理、四级网格”管理框架,实行“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改“前置审批”为“后续监管”的商事登记制度,及企业“三证合一”登记管理试点工作。以湖南与广东两省签署的《关于加强湘粤合作的协议》为蓝本,加强与韶关市为主的合作,建设湘粤合作试验区,形成了《湘粤合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宜章经济开发区开展了“飞地经济”试点。

活力进一步增强。以先行先试为动力,以简政放权为核心,全面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湘粤合作试验区、“飞地经济”、发展园区经济等一批事项,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和。把23个市直部门的69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授予省级承接园区,64项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市区,赋予园区和基层更大自主权,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全市新登记企业数、注册资本数呈“井喷式”增长。

三是必须开阔视野、放眼全局,以多种形式吸引投资。从四个方面聚力:聚焦发达地区创新招商引资形式。深入研究发达地区的政策动向、发展走势、城市弱点和“忧虑点”,利用其作为国家确定的产业转移中心的地位,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开展产业链条式、整体式和集群式承接;发挥中介作用创新招商模式。继续发挥驻各城市机构、异地商会的作用,积极探索中介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模式;发挥“会展”功能拓宽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建立完善会展功能,积极打造区域性会展中心,创新形式和模式,完善服务,打造一流精品展会,发挥品牌效应;加强配套跟进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有目的地东部地区的重点产业、大型企业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及时掌握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最新动态,建好招商引资项目库,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通过各种方式对外推介。

2014年11月23日,市民在参观商品展。当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郴州闭幕。现场设置了超过500个展位,免费向市民。本次大会上湘南三市启动了第三批重大项目共117个,投资总额764.8亿元。其中,郴州市45个,投资总额363亿元;衡阳市36个,投资总额224.6亿元;永州市36个,投资总额177.2亿元。(资料照片)贺茂峰 摄

转型发展进一步提速。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郴州逐步走出资源径依赖,规模工业中高技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1%、53%和35%,矿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第一位下降到第2位。以柿竹园、黄沙坪、宝山、新田岭、瑶岗仙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新五虎”和以宇腾、金贵、华信、银星、金旺、众德、展泰、丰越、中湘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九大金刚”迅速崛起,金贵银业成功上市,郴州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银、铋、微晶石墨生产,华南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湖南最大的铅锌生产,有色金属产业成为全市首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

制图/李珈名

一、我国产业转移形成全方位互动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随着贸易化、投资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大,统一的大市场加速形成。与此同时,我国在劳动力、土地等方面的优势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一国独秀”的高速发展难以为继。为适应新常态,应对国际竞争的强劲旋律,我国进一步加大了的力度,逐步降低关税,有步骤地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制定统一、规范、透明的投资准入政策;逐步实现对各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放开经营等。在此背景下,产业转移形成了双向互动、优化布局的态势,国际产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向我国转移,我国对海外投资和转移的力度不断加大,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此外,由于发达国家开展回归制造业行动,以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低成本竞争,我国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加大。

3.

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作为扩大的核心因素,全面推进城市、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不断放大。全市每百平方公里公密度由35公里增加到近91.1公里,基本构筑“七纵三横”出境大通道和对内大循环。形成了“五纵两横”的铁和高速公网络,以高铁和高速为特征的型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尤其是通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加强郴州建设,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实施“点亮郴州”行动,推进城市亮化、净化、美化、序化。目前,郴州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品牌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主要做法

经验

工作成效

实施背景

4.

1.

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的部分重点项目示意图。

四是必须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以错位竞争赢得发展。着重抓好“四个发挥”:发挥资源优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做好山水田园文章和精深加工文章,加大相关产业承接力度,力争成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加工贸易、旅游休闲、特色农产品、康体疗养等;发挥产业优势。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龙头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服务产业现代化”的总体思,突出重点产业承接,积极对接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和战略投资者,推动产业招商,实现转型发展;发挥人才优势。要通过建立完善基础性技术人才培训机制,企业发展所需的产业技术工人;通过建立完善高端研发型人才的承接机制,为企业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提供保障;通过建立完善服务型人才的配套机制,提升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发挥成本优势。要大胆先行先试,创造特惠政策,降低政策性成本;要通过科学的规划,降低土地、水电等基础性成本;要进一步加强海关、检验检疫、公铁口岸、保税物流等平台建设,打造“无水港”城市,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

————湖南打造新常态下的新优势(五)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近年来,郴州市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以外源性产业转移为契机,努力增进内源性自生增长能力,先行先试,扩大开发,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桥头堡”,取得显著成效,较好地培育了新常态下产业增长点。2015年,全市新设立外资项目41个,实际利用外资13.5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408.1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8.15亿美元,稳居全省前列。

狠抓城市提质,放大优势。围绕“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开展了交通大建设、产业大转型、城市大提质三大活动。大力实施扩城战略,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按照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规模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加快推进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交通先行,打通对外大通道,2009年至今,共完成交通投资670.75亿元,建设规模达7069公里,建成通车里程6471公里,实现了郴州交通史上建设规模、速度和质量的历史性突破。提质与扩容并重,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活动,启动“千亿投资、百亿城建计划”,大规模实施城市提质,2009年以来,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99.6亿元,尤其是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37亿元,全面完成了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升级,持续开展绿城攻坚,完成城市公园和游园建设192个,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承接优势进一步。把搭建平台作为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支撑,切实构筑大园区、大物流、大通关、大格局,实现了“筑巢引凤、签约落地、开工投产”的效果。目前郴州成为全省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平台的不断完善,加速了郴州的步伐,抢抓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先机。2009年以来,全市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300多个,三一重工、格瑞普新能源、飞利浦、富士工业园、工业园、奥美森工业园等龙头企业和专业园区布局郴州,中国五矿、中化集团、中国建材、中化蓝天等央企来郴开展战略合作。

2.

二、湖南发展为郴州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随着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国务院《关于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湖南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出台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和落实措施,大力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以“一带一部”的新定位,围绕转型创新发展,主动实施升级,打造型经济升级版。2009年,省委、省针对郴州市良好的区位优势,出台《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2012年,出台《关于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主导产业、加强载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土地供应、强化金融支持、保障人力资源、鼓励自主创新、加强、优化物流通关、提升政务服务、加强组织领导等十一个方面,制订了45条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植衡阳、郴州、永州三市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同时出台《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些为郴州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和保障。

郴州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搭建平台,夯实承接基础。加强园区建设,全市设立了14个省级承接产业园区,配套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园区,2009年以来调规扩园153平方公里,投资1850.4亿元,加强道、绿化、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设施建设,引进商业配套,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把标准厂房建设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工程,启动了“三年标准厂房建设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安排引导资金5000万元,吸纳社会资本参与,2009年至今全市建成标准厂房1984万平方米,出租率95%以上。建设了目前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并叠加物流保税功能,成为郴州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闪亮名片。引进浦发、光大、交通、华夏、华融湘江等股份制银行和村镇银行,郴州成为全省银行进驻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时,积极完善海关、检验检疫、公口岸等平台,铁口岸、铁海联运开通,申报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郴州铁口岸建设取得新进展,步入“无水港”城市行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