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居五金  家具橱柜

方寸瓷片映出十里长烟

华安县地处漳州市西北部,此次入选“世遗预备队”的华安东溪窑位于华安高安镇三洋村,处于九龙江边。东溪窑是“漳窑”遗址的典型代表,不少器物和残件被瓷器家定为中国名瓷。明中期至清晚期,我国东南沿海销往世界的许多瓷器便来自这个闽南小镇。

探访

隐于深山密林 满地破碎瓷片

车子在环山公路上跑着,也不知转过了多少个弯,我们终于在层层绿意中找到了东溪窑这次入选“世遗预备名单”的3处遗址——上虾形、马饭坑、扫帚石。如果不是满地破碎的瓷片,如果不是残存的红砖窑址,恐怕很难认出这昔日的窑厂。

虽然上虾形窑址的窑头已经被破坏,但从其残存的6个窑室和出烟室,依然可以看出东溪窑旧时的面貌——每个窑室前端底部都有燃烧沟,后部有通火孔,两侧有窑门。“上虾形窑室宽5.7米、进深2.75米,可以放置9排匣钵(注:匣钵用来放置、固定瓷器),每排22个。”华安县博物馆馆长林艺谋说,除了大小不均,东溪窑的造型大多相似,并且大多数窑址都依溪而建。

如今,昔日烧瓷无数的东溪窑都已丧失了烧瓷功能,残存的红砖窑址在风吹日晒中颇显破败沧桑。上虾形残存的窑墙最高只有约2.6米,马饭坑窑上的红砖早已遍布青苔,扫帚石位于下东溪头,一旦遇上雨水天气,便被高涨的溪水与世隔绝开来。

因为东溪窑窑址大多位于山林茂密之地,距离镇区也有约1小时的车程,因此,平日里人迹罕至。今天的高安镇只有一名蔡姓老板的生活,与这些遗址有着些许关系。1994年,蔡老板在山中发展林业;2003年,他在上虾形遗址旁建起了农场,农场离上虾形不到百米。如今,他的农场已初具规模,蔡老板说,即使入选“世遗预备名单”,东溪窑仍对他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

或*窑址资源 建仿古生活区

没有被发现之前,东溪窑窑址沉睡于地下;遗址被发现后,保护、开发成了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困难也出现了。华安县文体科技新闻出版局局长黄清文说,分布地域广成了遗址保护的最大难题,资金不足也限制了村委会对遗址的管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偷盗十分严重,几乎每天都有人偷挖遗址;温暖湿润、夏季多暴雨的气候条件也成了保护中的一大难题。

虽然入选“世遗预备名单”后,东溪窑的发展方案尚未出台,但高安镇党委宣传委员邹德龙对“东溪窑”的未来充满期待:建一条小道,将窑址串联起来,路上建几个小亭……依*现有的窑址资源,将遗址建成仿古生活区,既能为四方游客还原古时生产的胜景,提供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但他也担心,这里位置偏远、景观缺乏多样性,“高安镇区距离漳州市区近2个小时车程,镇区到遗址所在地还需近1小时车程,游客恐怕不愿千里迢迢来看遗址”。

背景

瓷器行销海外 也曾进奉朝廷

宋元时期,华安县便出现了少量的民窑,但此时生产的瓷器都较为粗糙,多为民用。华安的山上遍布高岭土,白度高、质软、可塑性高的高岭土极适合生产瓷器;这里山林茂密,各种各样的树木为烧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蜿蜒的东溪穿境而过,既为瓷器生产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也担负起了运输大任。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华安零星的民窑发展成了颇具规模的窑厂。此时的东溪窑以烧造青花为主,兼烧青瓷、白瓷、酱釉瓷,其生产的瓷器种类多,数量多,花纹也愈发精美;盘、碗、花瓶、瓷像、笔筒、鼻烟壶等日用器物大量生产于此。

制作精良的瓷器通过水路从归德溪到永丰溪,经芗江、九龙江,到达月港后出海,行销海外,甚至作为贡品进奉朝廷。

清初,社会动乱不安,这使得民间对瓷品的需求大量下降,致使东溪窑一度走入低谷;海禁政策下,月港衰落,海外最大的市场被阻隔,东溪窑瓷器举步维艰。到了清末,繁华一时的东溪窑逐步走向衰落,依附瓷窑生活的人们离开了这里,村落开始消亡……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