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装饰装修  软装搭配

装修建材市场(深圳建材装饰材料市场)

装修建材市场(深圳建材装饰材料市场)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房子于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家、是避风港、是温馨幸福。它是生命个体为之奋斗的焦点物品。

有史以来,房子的演变可谓翻天覆地多少轮。我记得有过一部电视剧,主人公是一大家子的顶梁柱,他和妻子的床中间有棵活着的树。如今小土房、筒子楼、单元房等等,几成历史记忆,大多数人住进了现代化小区。

小区的出现,是一种居住模式的大改变,人生梦想实现的一大步。开发商做好小区基本环境,业主经营好自己的局部空间。如何让自己有限的小天地展现更好的居住体验,舒适感、艺术性、节能无污染、低成本,都是重要的考量因子。人类创造了居所,居所反过来影响人自身,比起物质基础,它更是精神生活无处不在的附着物。它作用人的精神,影响人的心态,成为人的起点和归宿。为这小小的空间投入、操持、付出,人们愿意。

居住条件优化提升,也有利于我们洞见时代变迁。足不出户可观天下直到今天才更具现实意义,因为房子就是牵连世界网络的神经末梢,普天下的传感器。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初代的转变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要追问:如何从好到更好。我们或许还会经历一道道的分水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刘功虎)

居住领域研究学者、畅销书作家逯薇:居所设计要反映美好需求

住房,是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如今,大家的关注点逐渐从住有所居的刚性需求提升到住有宜居的品质追求,不光是对住房外部的社区服务、物业管理提出要求,也越发对小家的居住舒适度有要求,对高品质生活有着期待。

普通人如何学会居住、实现美好居住?长江日报读+专访了居住领域研究学者、畅销书作家逯薇,她指出时下中国居住方式的三大新趋势显大、实用和适老。

逯薇与《小家,越住越大》系列及部分海外版书合影。

个人简介:逯薇,百万册畅销书作家,中国居住领域研究学者,建筑师、居住漫画家。微信公众号家的容器拥有百万粉丝,篇篇文章10w+。200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曾任万科广深区域副总建筑师,参与过300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研发建造。

她当了整整5000天建筑师

逯薇曾在著名房企万科工作了14年,直至2017年离开。从2003年到2017年,当了整整5000天的建筑师。

在履历中,逯薇写下曾参与过30万套左右的住宅的研发。这是一个听起来很荒唐的数字,因为如果每天做一套,30多万套可能要500年才能做完。之所以敢写进履历,就是因为这么多年间,她最主要的工作叫做标准化。

过去20年间房地产高歌猛进,很多企业都有标准化复制的要求。很多人说,这是开发商为了快周转、尽可能降低成本。经济账的说法都没错,但标准化有很重要的意义。逯薇认为标准意味着底线,同时标准是与时俱进的。

2004年的春天,刚工作半年逯薇第一次走进普通人家里考察玄关,她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玄关有那么多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她能够理解:2004年没有精装修的概念,户型也高度粗放。回想一下上世纪80年代,很多家里是水泥地,大家进门基本都不换鞋。再过了10年,城市化率开始增加,大家开始养成进门换鞋的习惯,就可能需要专门摆鞋柜的位置;大家进门要摆各种各样的东西,北方的暖气开始普及,进门之后要脱大衣,这些其实都意味着居住标准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房子还没有跟上,所以在2004年的时候就会看到很多问题。

2005年,逯薇自己设计第一个精装修住宅,尝试着把新的东西融进去。2008年,逯薇他们考虑让玄关柜跟厨房橱柜进行咬合。再后来,又考虑把贴在墙角的入户门往中间挪一挪,让门的一左一右都有完整使用的空间。直到逯薇离开万科前,玄关已经进化到了十字单体,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了。

逯薇有一句口头禅,叫建筑师笔下一条线,一家人的十几年。为了不在图纸上造孽,她专门学习了精装修、板式家具设计、软装设计。

学生时的漫画梦成就销量百万的图书

许多人认识逯薇是从《小家,越住越大》这套书开始的。这套书讲的是居住知识,内容却全是漫画。小红书上,不少家居博主会从这套书中寻找灵感,室内设计师几乎人手一本;书中的起居大柜高低台面成为一种潮流。还有很多家长把这套书当绘本给小孩看。

但最初,这套书并没有被看好。市场上常年销售的生活类图书,尤其是居住类,累计销量3万到5万册已经是很高的成绩,因此2016年《小家,越住越大》第一册出版时,首印量才5000到6000册。

谁知道,这套书上市后供不应求,目前发行量已经超过170万册,占据了居住类图书的半壁江山,创造了中国居住领域图书的记录。小家系列入选了广电总局大众最喜爱的50种图书,也让中国居住文化少有的出海,输出了11种海外版权。

最近,逯薇又带来了新作《小家大变局》,提出了中国居住方式的三大新趋势:显大、实用和适老。不少读者看了表示想把家砸了重来。同样的,这本书还是漫画。

逯薇并不是学画画的,她大学时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需要用视觉语言去传递信息,所以建筑系学生多少要有点美术基础。她自嘲: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画的人体结构变形,挺惭愧的,但好处在于辨识度挺高。

初中时,她喜欢在书本上画小人,高中决定考建筑系后专门学了素描。逯薇读大学时,正是中国原创漫画刚刚开始萌芽的阶段,那时她很想去当个漫画家,还加入了社团。当漫画家总得有故事才能画,那时因为阅历有限,编不出来好玩的故事。但突然有一天,专业与之发生化学反应,作品就出现了。

乔布斯当年学美术字的时候,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能用在苹果电脑上。逯薇笑言。

【访谈】

我们买了商品房,但还不怎么懂得怎么筑好一个家

读+:很多人好奇,为何您后来不再当建筑师,转而去研究居住了?

逯薇:2009年我29岁,已经是万科华南区的副总建筑师,管1/4个中国的主力住宅、百分之七八十项目的评审。2014年的时候,我在工作了差不多11年之后,明显感到职业生涯处在一个瓶颈。我在常年入户回访中,经常要面对的情况是,明明认真研究、设计了,可业主入住两年后,再去回访时依旧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餐厅空间明明足够,也预留了餐边柜位置,可餐桌却盖满了东西,成了一个收纳台,我就很困惑这家人怎么吃饭。业主说,自己选的餐边柜装饰性强,但实用性不够。陪同调研的公司会在产品评估报告上写该户型收纳不足,建议下一次产品优化。其实这是一句废话,这不是建筑师能解决的问题,标准化只是创造一个有标准的底子,而不是越俎代庖,我们不可能把每一间卧室的柜子都给人家配齐,不可能帮每一位居住者把每一处细节全部代办。

这样的入户访谈越来越多,自己就越来越困惑:建筑师的终点就是交房的那一天,但那一天是居住者生活的起点,我如何能越过这个终点,帮助居住者使用?所以我考虑了很久,脑中出现了家的容器这个词。房子就是家的容器,有了一个容器,里面盛的到底是什么?房子不等于住宅,住宅是两个字,一个是宅,一个是住。我自己之前10多年的心血都在宅上面,为了这个宅,我可以抠到最后一厘米,可是它终究是一个空空荡荡的容器,它被交付出去,主人搬进去,主和人两个字才变成了住。住宅也对主人提出了要求,一模一样的房子,有人住得非常好,也有人住得非常糟。看了那么多案例,我就想尝试做一些事。

读+:这过程中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什么?

逯薇:2017年我去一位四川成都阿姨家入户,这位阿姨很喜欢装修房子,她很骄傲地告诉我,算上自己的和亲朋好友的,她一共装过144套房子。阿姨在本世纪初花了3万块钱装了一套橱柜,十几年的使用,橱柜状态依然很好。但问题是灶台很高,我量了一下橱柜高度,87厘米,这导致锅被架得很高;四川人爱炒辣椒,阿姨选了一口很高的中式炒锅。阿姨身高约1米5多,十几年来一直是抬高胳膊炒菜的,炒得非常疲惫。

所以那时,我强烈地感觉到中国这一代居住者是住的新手,大家普遍经验不足。毕竟中国的商品房是从1998年正式开始,过去的二十多年,很多人实现了房产的从零到一,但是怎么从拥有一套房到住好一个家,这对所有人来说是一个新的要求。

居住资讯一方面很发达,一方面发散零碎,会造成新的困惑

读+:为什么想到用画漫画的形式?

家居建材装修常识:石膏板接缝处要上绷带。

逯薇:我一开始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最早写的文章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后来我就在想,我可以把大学时代画漫画的爱好跟这些内容结合。内核一样,画风一变,读者范围大了很多。我就这么朦朦胧胧地画了几页,又画了更多。以2015年为分水岭,我的工作从住宅设计转型到了住商教育者。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是朦朦胧胧的,脑子里想法是,光盖房子不行,光有那么一个空壳的硬件不够,还需要触及更柔软的东西,从硬件转到软件,从房子变到人,这是最核心的想法。

在我看来,我并不是转型,因为我自始至终做的都是一件事,就是住,只不过它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产生了新的、更有弹性的变化。我可以坚定地说,在中国居住的启蒙教育这件事上,我的小家系列帮助了非常多的年轻居住者。这里面有首次置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的老人家,说读者上至九十九,下至小朋友真的不夸张,还有的家长把我的书当成孩子的睡前读物,因为里面都是漫画,像是小绘本。我们的下一代能从小了解什么叫做高品质的居住,什么叫做居住带给人们幸福感,怎么来掌握住得舒适。

读+:怎么确定您写的东西孩子能看懂呢?

逯薇:新书《小家大变局》的第一读者就是我儿子。我常跟他说,你能看懂妈妈才成功。去年8个月的写作过程中,我没去工作室的时候,他每天中午一放学就会跑进我的房间,问我又写了什么。看后他会点评,这个挺有意思,那个好无聊,或者这里我没看懂。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也可以马上看懂底层逻辑的东西。我有时候也会带他去看别人家的房子,我也会考他,你看这是什么通道,他马上就说这是二型通道。我问这是什么布局,他说这是U型布局。他马上要升五年级了,真的像小专家一样。小家系列有很多小读者,有的读者妈妈跟我说,孩子看完之后,拿着书在家里到处挑毛病,说这里住商不高,那里收纳不够好,那里的L形布局要换成U形的,等等。

这种翻译语言的工作我很着迷。住宅本来就是给人住的,居住者人人平等,并不是说有钱的居住者比几岁的孩子、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更有发言权。每个人都应该有资格理解住的底层逻辑,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这些提升生活品质的知识点。

《小家大变局》一共有18个密码,这些密码就是大家共通的语言。大家都在说同一种语言的时候,就能够理解彼此,建筑师能够理解居住者,结构工程师能够理解建筑师,企业的研发者能够理解居住者。

读+:现在自媒体发达,出现了很多装修、家居博主,您为何不乘着这股浪潮做视频,而是坚持写书,最近还出了一本新书?

逯薇:写书绝对不是一个很挣钱的做法,虽然现在的居住资讯非常发达,你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数以千计的居住达人、数以万计的各种小视频,他们教你如何搭配,推荐各种单品,看着也非常有趣。但是问题就在于过度发散,非常零碎,大家会觉得自己一头扎进一堆树叶里,这片叶子很好,那片叶子也很好,全部加入收藏夹,再过5年后,终于买下了自己的一套房,那么先用收藏夹里的哪一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造成了新的困惑。

所以我写书的本质是在塑造一套知识体系,像一棵树一样,先从树根开始,然后有主干,主干之后再有大枝,书是帮助大家把根植下去,再把大枝开出来,而上面旧的叶子会脱落,新的叶子会长出来,这就如同书中很多知识会过期,但是只要根在你的心里,有了框架式的结构化的住宅认知,一个人的居住可以伴随新标准不断变化。

目前住商知识体系已经构建起来,它也见证了我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的成长。很多房屋案例我看了5秒就结束了,更容易透过现象看本质。

很多子女愿意为老人花大价钱买健康,却不了解父母亲的居住隐患

读+:您对中国人居住的趋势很有研究,这趋势能预测吗?

逯薇:住宅不是变化得那么快的东西,我没有办法明确说接下来一年半之后,中国人的住宅会变成什么样子,这种预测很难。我是追随趋势做研究,在不断的跟进过程中慢慢发现很多东西潜移默化地改变,再呈现出新的居住标准。但我也可以参与推动一些事。

关于住商教育中间,有些东西在我看来可能不是知识的问题,也不是技术的问题,比如说适老化。适老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到来了,我们需要唤起更多居住者的关注,不是去研究更多的单品,当然那些也有意义,比如说研究一个拐棍,或者研究一个让老人摔倒起来更安全的地板材料,或者是去寻找触感更好的扶手,那都是硬件的作用,但软件——人的意识更加重要。所以我在新书里花大量篇幅写适老化,不是为了科普适老化知识,而是为了唤起适老化的意识。很多儿女可能花很多钱为老人买按摩椅、买健康的食品,但却不了解家里某些区域对父母亲来说已经是一个危险的场所。

读+:新书中蓝尺红尺等概念是为了让房子显大,这个概念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逯薇: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我们的人口规模和我们的城市规模决定了不可能每一个小家都拥有独栋的大房子。中国绝大部分城镇居住者,我们的住宅建筑面积都在6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之间,而这本来就不大的面积还需要被切分成2个房间、3个房间、4个房间甚至是更多的房间。住宅作为这个时代中国大部分家庭资产和社会关系的非常重要的折射,我们都希望这个小家比实际面积看上去更大、更敞亮一点。所以小家显大是这个时代每个中国普通小家的刚需。

对于房子如何才能显大这件事,古往今来有非常多的研究,比如说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通透的隔断,事实上大约100年前里特维德设计建造的施罗德住宅已经有了通透的隔断折叠的门,日和夜两种生活场景切换。蓝尺红尺的概念其实也是入户访谈得来的。我在写《小家大变局》过程中,因为想去了解有孩子的家庭对儿童成长空间的居住诉求就去看了一个小区的三户人家,户型一致,但是看着完全不一样,甚至好像空间大小感觉也不同。让建筑师谈为什么房子看上去差别这么大,空间、比例、开间面宽等专业术语我们是张嘴就能说,但是大家肯定听不懂。为了让人听得懂,我在这套房型上画上了红色箭头、蓝色箭头,一下子清晰了。后来,我用同样方法勾图,解密各个小家显大的原因。

我做研究,最主要的工作其实是翻译,一边做科研一边做科普,思考怎么让抽象的东西变具体,转换成每个普通人都能听懂的语言,让孩子也能看明白,让老人家也能感兴趣。

读+:很多住宅设计师的作品一看就是那种特别大的空间,对小家好像不大适合。您怎么看?

逯薇:一个好的设计师帮助你把家的潜力完全释放,让它成为一个截然不同的模样,我其实比较鼓励大家在预算足够的情况下购买设计师服务。但是寻找匹配你的设计师很难,跟找对象差不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房子没有标准答案,家更没有标准答案。同样的房子,不同的住法,只有自己知道要在这个房子里面住出什么样的生活,如同穿着自己的鞋子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

就我个人喜好而言,我比较喜欢能够看出人的痕迹的作品,太高冷的东西,好是好,但我无法解读它,它会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我从一本室内杂志中看到了一个很炫的作品,我想解读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给居住者带来了什么好处,分析一圈之后无果。如果仅仅是比较好看,那么没有研究价值,所以我一般只是快速看一眼。我感兴趣的是那种细腻的,处处体现出对居住者关怀的作品。

对标题党不感兴趣,对普通人过日子的房子着迷

读+:您二十年坚持入户访谈,动力是什么?

逯薇:对于居住趋势的研究,入户访谈不可少。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你总得下了这个水,不断用脚掌拨动浪花,才能够感受到江水是温的还是凉的,江水是要往东流还是往西流。

其实看住宅,我不是很在意别人家的个性,我始终是一个标准化居住方式的研究者。标准化跟个性化是80%和20%的关系。只要你在这个时代生存和生活,你就会有80%的东西是标准化的,或者通俗地说,大家都差不多。今时今日,我们有了高品质的燃气灶,就不可能再退回40年前去烧柴火;我们有了高标准的浴室柜,就不会退回到40年前用一个脸盆。这些变化是不可逆的,这些标准一定会与时俱进。而个性化的部分留给每一个小家发挥,有人喜欢红色的或者蓝色的,有人喜欢开放式的或封闭式的镜柜,都没有关系,这是那20%个性化的部分。住宅不是一个变化得非常快的东西,正常来讲一个大浪升起来、一个大浪落下去是以10年为单位,没办法像电子产品或服饰时尚那样更新得那么快。我是从个性中去寻找居住的共性,从共性去寻找居住的趋势,从居住的趋势去寻找新的范式。

所以做这个研究需要一些耐心,我把它作为终身职业,会做到七老八十做不动为止。住宅是大时代的缩影,时代的长河中有非常多的东西最终都会投射在百十平方米的住宅里。从住宅能看到经济的变化,能看到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能看到科技的变化,甚至看到社会总体人口规模的变化。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轴上去看,会很有意思、很有价值。

读+:您对什么样的小家特别感兴趣?

逯薇:网上有一些标题党,比如一位女性独居300平米豪宅城市云端的500平方米大宅4间房打成一间房,他和17只狗和17只猫一起住,这类我其实是不看的,因为大概率它们属于离散的20%,从中找不到正态分布的东西。我要找的是普通人过日子的案例,那些平平无奇中有价值、有亮点的,才最让我着迷。

一些小家单纯从照片看,很朴素,不华丽,但寻找它们得费点功夫。我有位邻居的家就是正常过日子的状态,但她家一个给孩子做的小水池让人很感动。可装修时,包工头、家属都反对,有的说碍事,有的说小池不好买,有的说排水不方便,有的说孩子长得快没必要。但这位邻居坚持要做,顶着大太阳,跑遍当时深圳的建材市场,挑到了一个刚刚好的水池。

我入户时,对这家人产生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正巧这位邻居的女儿和我的孩子是同班同学,这女孩在班里也很受欢迎,因为性格好,和大家相处得好,情商很高。如果没有这个小水池,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家,但它个性之中有共性,共性之中又有个性,这就是高住商的家。住商既要有硬件又要有软件,如果缺乏了最本质的对人的关爱,那么就只是一个空洞的样板间。

我也入户过一位大姐的家,她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两个女儿住在附近,她和先生两个人空巢。他们给家里的狗弄了一个小的浴缸。和之前的家一样,他们基于不同家庭成员的需求,给出不同的答案。一模一样的家的容器里可以装进千变万化的生活。

(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编辑:张靖】

家居建材装修常识:家装施工容易出现各类纠纷:比如工程转包、装修质量问题、工期拖延、预算超支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家居建材装修常识:鞋柜的隔板不要到头,留一点空间让鞋子漏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