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传统建材

老北京的传统糕点

  从元代始,北京的糕点都称“饽饽”。满清入关,旗人喜吃的糕点流行,又称为满洲饽饽。据老舍夫人胡洁青先生说,那时不能把糕点叫点心,而呼名为饽饽,是有讲究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剐刑,也就是凌迟处死的酷刑最惨无人道。有的犯人亲属就重金贿赂刽子手,要他先一刀结果犯人性命,免得受零碎刀割之苦。扎向心脏的那一刀,谓之“点心”。所以,当时人们普遍忌讳“点心”两字。民国初,废除此酷刑后,饽饽的民俗称呼才唤做了点心。

  北京城历史最悠久的糕点铺是正明斋,铺面原在前门外的煤市街,据说始建于明代中叶。它是北京糕点铺的“四大斋”(正明斋、九龙斋、聚庆斋、明华斋)之首,至清朝咸丰年间,其所制糕点为宫廷贡品。正明斋的糕点品种繁多,做工精致,原料所用的芝麻都须去皮才能用。它的精品糕点有数十种之多,比如奶皮饼、干菜月饼、黄酥月饼、杏仁干粮、桃酥、蜂蜜蛋糕等。而且,还时常推出新款糕点,不仅受汉人推崇,也颇受满族人欢迎。正明斋所制糕点最出名的是萨其玛,乃满语,《燕中

  “萨其玛”也是一种满洲饽饽。据岁时记》所载,其制作过程是“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其次,正明斋所做的玫瑰饼也是盛誉京城,清初时就把它列入宫廷细点了。此饼以玫瑰花瓣做糖馅,清纯雅致,香甜可口。上世纪30年代张学良将军居京时,就嗜吃玫瑰饼,常派副官到正明斋来定做。

  旧京的糕点铺往往打着“满汉饽饽”的旗号。其实,真正的满洲风味糕点并不很多,充其量也就是萨其玛等几种。满人入关后,身受中原文化影响,其饮食习惯也逐渐与汉族融合。那些饽饽铺故而多是汉族食品,少有真正满人风味食品。不过,清真糕点铺则在北京城是独具风味的。另一家历史较悠久的清真糕点铺是大顺斋,在明末崇祯十年创建的。大顺斋开业的东家叫刘刚,是南京人,乳名叫大顺,故而店铺名称为“清真大顺斋南果铺”,制售的清真糕点有南方风味,精心选料,不断创新,先是以糖火烧最为出名,以后又制作出百果墩、姜丝排叉、糖耳朵、蜜麻花、咸酥薄脆等各种花色的清真糕点。大顺斋铺面在京郊的通县镇,地处大运河北端,颇得漕运之利,它的名声也就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一位老字号糕点铺旧人回忆说,北京过去各民族风味糕点,首先在用油上就有严格区分;清真糕点多用香油,汉族糕点喜用猪油,而满洲饽饽较多用奶油,顾客们细细品尝其滋味当然是各有特色。

  糕点业以前在京城的商市中占有一定地位,上世纪的20年代糕点铺就有175家。到了日伪占领时期,因为实行配给制,很多糕点铺得不到面粉、糖、油、蛋的供应,只好关张。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国民经济一片凋敝,糕点铺更是纷纷倒闭。解放以后,老字号糕点铺已经剩不了几家了。先父在上世纪50年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编辑,白天上班,晚上业余时间翻译写作,时常要开夜车,所以嗜喝咖啡,宵夜时也经常吃一些糕点。他常专门到“毓盛斋”买萨其玛、八珍糕、玫瑰饼和桃酥等放在大饼干盒里。这个饼干盒就成了我童年时觊觎的对象,时不时从里面偷出一块点心吃。父亲也就抱着慈爱宽容的态度任我偷吃。

  记得周作人曾写过一篇文章,慨叹北京已经没有好吃的糕点,这是一篇名文。回头再看如今北京的那些老式糕点,似乎也在走着下坡路。它们历史上先受到南式糕点的冲击,现在又受到西式糕点的排挤。我妻子和女儿都是喜欢吃一些西式小点心的。有一回,我买了萨其玛回来,妻子就告诉我,那里糖、油太多,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有一次,我在一个糕点铺见到了久违多时的“自来红”、“自来白”,兴冲冲买回来大快朵颐,可咯嘣咯嘣嚼到点心馅里的冰糖块,内心又隐约有着顾忌了。毕竟年代不同了。传统糕点的营养成分及味道花色都有些不合时宜,也需要做一些改革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了。(施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