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建筑材料  水泥管材

原材料上涨“吃掉”利润,福建水泥净利润减少近15%!

10月26日晚间,福建水泥披露半年报显示,公司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43亿元,同比增长3.46%;实现净利2.18亿元,同比减少15.31%。公司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营收与净利背离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原材料“熟料”价格高位运行,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下降。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炼石厂技改建设项目的熟料系统将于月底投产,为了水泥生产提前达到一定的规模来对接消耗熟料系统,公司产、销量增加,相应亦增加熟料库存。三季报则显示, 公司存货达2.07亿元,同比增长57.02%。

而第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收7.70亿元,同比增长16.64%;实现净利0.18亿元,同比下降68.30%。尽管“三费”仅轻微变动,但禁不住营业成本增长27.31%,利润被大幅“吃掉”。

另一方面,“金九银十”期间受下游驱动,水泥市场逐步进入传统旺季,价格出现上涨势头。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为150.55点,年内首次向上突破150点,10月累计已经上涨超过2.8%。 其中塔牌集团公告称,受益于整体水泥综合售价高于上年同期,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31%。

对于第三季度净利润“折戟”与对第四季度的业绩预期,福建水泥有关人士较为“谨慎”, 表示按正常来说,进入旺季应该涨价,但能否上涨“很难说”。

如此“谨慎”或许与福建省水泥企业的格局有关。 水泥由于附加价值较低、运费成本较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而国内水泥行业经过“洗牌”普遍集中度较高,部分省区 前三大水泥企业产能集中度超过70%,而福建前三大水泥企业产能集中度为36.95%,排名全国倒数第二。产能集中度较低容易“互打价格战”。

数据则显示, 2020年上半年,福建水泥、塔牌集团、冀东水泥、海螺水泥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6.60%、43.82%、35.67%、34.93%。福建水泥的销售毛利率明显低于同行。

记者注意到,三季度福建水泥前十大股东“大进大出”,除了原有“老股东”,7个席位均为新进,其中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型基金新进177万股、信达证券新进120万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