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建筑材料  水泥管材

牛不牛!无人化、智能化、0购电水泥厂全来了!

水泥行业一直被当作重污染大户,甚至被理解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近年来,很多水泥企业为了“摘帽”,一直都在积极的打造“智能化工厂”、“数字化工厂”、“花园式工厂”、“星级磨房”... ...创造了水泥行业一个又一个第一。

世界水泥的“梦工厂” -- 泰安中联 领导了全行业智能化趋势

中国建材集团中联水泥旗下泰安中联,被称为世界水泥的“梦工厂”,它承载着全球水泥人的至高梦想;它引领传统水泥工业攀登数代水泥人都无法企及的世界之巅;它令一个夕阳产业华丽转身,重新成为最具时代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泰安中联以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暨世界低能耗示范线为依托,同时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初步形成了集骨料、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建材工业园区。其熟料生产线 在能耗、环保、智能制造及全员劳动生产率方面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堪称世界水泥行业的典范。

全线仅需57人 -- 槐坎南方7500t/d生产线最大程度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

据了解,槐坎南方日产7500吨熟料生产线,从矿山到熟料企业、到水运码头,全部物料采用皮带输送,基本消除了之间的汽车运输环节,大大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环境。通过智能技术运用,最大程度地实现水泥工厂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全线仅需57人,在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使槐坎南方成为国内具有 “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样本意义的大型现代化熟料生产基地。

国内首条智能生态示范线--遵义赛德4500t/d生产线

据了解,这条生产线采用在线监测和控制技术,为 国内首条4500t/d智能生态示范线,全厂人员控制在80人以内,熟料标煤耗93.8kg/t,熟料综合电耗46.6kWh/t,水泥综合电耗68 kWh/t,粉尘排放低于10mg/ Nm3。

智能化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生产操作、质量化验和设备运维,实现与实体工厂完全对应的数字化虚拟工厂,即“数字双胞胎”。帮助企业在提产降耗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设备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岗位定员。

国内水泥行业首个全流程智能工厂--全椒海螺无人化水泥厂

海螺集团下属全椒海螺全流程智能化水泥工厂投运以来,生产人员减少约18%,设备故障停机率降低约20%,生产效率提升超过20%、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约5%,能源消耗下降超过1%、C02减排超过2.5万吨/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同时,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海螺集团累计申报知识产权106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64项。

开创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捕集先河--海螺集团二氧化碳捕集纯化项目

海螺集团的二氧化碳捕集纯化项目开创了行业二氧化碳捕集的先河,可以通过捕集加热析出95%纯度的二氧化碳,最后精馏到99.9%工业级纯度和99.99%食品级纯度的二氧化碳产品,一方面控制了碳排放,另一方面,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焊接、食品保鲜、干冰生产、激光、医药等领域。

济宁海螺的SCR脱硝项目,对比国标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600吨以上。芜湖海螺利用水泥窑将固废危废“吃干榨尽”,每天可以处理600吨。

目前,海螺正积极拓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循环清洁能源项目。同时,基于水泥窑这一独特优势,海螺集团建设了行业第一个“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示范项目”,将水泥生产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紧密结合,做到了 固废的零排放处理,积极为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作出示范。

首创“0购电”水泥生产线--中联水泥光伏发电项目

在中国建材集团下属中联水泥,光伏、风能等多种发电技术项目亦带给企业新的”电能“。其中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从刚开始建设之初就设计为自动化程度最高、能耗最低的水泥生产线。而且近几年来水泥行业的多个第一都是由中联水泥创造,此次 “零购电”也在水泥行业树立了一个模范带头作用。

首创熟料“空水联运”--长兴南方建成22公里“空中运输走廊”

浙江湖州市长兴南方建成一条 22公里长的“空中运输走廊”,总投资5.2亿元,年运输能力1050万吨穿过群山、航道与水运码头无缝衔接,以后长兴的水泥熟料走的是“空水联运”模式。

湖州市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继‘河海联运’之后的一种全新运输模式‘ 空水联运’,将 有效提升湖州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率,同时促进湖州内河水运转型发展。

混合所有制的先行者--中国建材集团

中建材重组千余家水泥企业,分别在北方,南方,西南建立分子公司,同时整合中材旗下企企业,中国神材诞生,2020年将中联、南方、北方等水泥资产并入天山水泥,水泥行业巨无霸将诞生。 混改的成功,开创民企与国央企合并的先河,不仅保留了国企的管理制度,同时注入了民企的灵活。

水泥行业利润创近十年新高

2019年国内水泥行业首次突破万亿营收,实现营业收入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利润1867亿元,同比增长19.6%, 再创历史新高。

2019年水泥行业共公告产能置换项目14个,通过减量置换,压减过剩产能604万吨,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和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全年水泥熟料产量15.2亿吨,同比增长6.9%,水泥产量23.3亿吨,同比增长6.1%。2019年全国通用水泥平均出厂价格414.2元/吨,同比略增,总体呈先抑后扬南高北低态势。上半年水泥价格持续回落,8月到达底部,当月全国水泥平均价格403元/吨。9月份价格开始反弹,12月最高,当月全国水泥平均价格437元/吨,河南、浙江、福建等地区价格最高, PO42.5水泥平均价格590元/吨

2019年水泥熟料进口量达2274万吨,同比增长80%,平均到岸价格44美元/吨。全年水泥熟料出口量44万吨,同比下降71%,平均离岸价格24美元/吨。进出口相抵后净进口2230万吨。

数十家联合平台成立 推动水泥行业区域性发展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不争的实事,很多区域水泥企业各自为政,扰乱了区域水泥行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区域的水泥龙头企业率先扛起了维护水泥行业发展的大旗。牵头成立了淄博联和水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辽宁辽水水泥有限公司、呼伦贝尔蒙北水泥有限公司、哈尔滨隆合建材有限公司、辽宁云鼎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联合公司。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水泥联合公司的成立,有助于推动区域水泥行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产量管控,维护了区域内水泥市场的正常秩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1.25亿吨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1年共累计新建61个水泥项目,合计产能近10000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区域。按照产能置换1:1.25计算,短短一到两年时间 淘汰产能达到12500万吨/年。

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建材处赵辉表示:工信部正在研究修订置换办法, 随着形势发展变化,置换办法中某些规定与新形势不相适应,修订稿拟进一步提高水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其他区域的置换比例, 分别由1.5:1和1.25:1提高为2:1和1.5:1。对“2013年以来,连续停产三年及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不能用于产能置换。”以进一步缩小了可用于置换的产能范围,防止“僵尸产能”死灰复燃。

海螺水泥利润创历史新高 并成功跻身世界500强

2019年,海螺集团去年 实现营业收入2343.66亿元,总资产达2233亿元,双双跨过两千亿元大关,实现利润总额452.2亿元。

跻身世界500强后,海螺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速,在乌兹别克斯坦、泰国、格鲁吉亚、巴基斯坦等国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去年11月,老挝琅勃拉邦海螺日产2500吨生产线点火。目前, 海螺在东南亚、欧洲、北美、非洲等地区拥有38家公司、41个项目、11个实体工厂。

产能过剩严重,各区域大打价格战,行业企业发挥自律性,由 区域龙头企业领衔投资成立联合公司,以减少竞争,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海螺水泥成立了海中贸易平台,近期在50强会议上海螺集团董事长高登榜公开承诺,到今年年底前,一定要解决贵州低价水泥和东北熟料南下的问题!令水泥行业走出目前的窘境!高董事长表示,尽管全行业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但全国一盘棋,东北水泥行业的问题就是全国水泥行业的问题,东北水泥市场现在不和谐、不协调,但我们现在有能力、有条件去改善相应问题, 关键在于在前50强企业,大家要统一思想,共同解决东北的产能过剩问题。

来源:,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未经许可或未注明出处,将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