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建材

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五年,是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是依法治市全面推进的五年,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最为关键的五年。《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牢抓住皖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以“转型发展、加速崛起、兴宿富民”为主线,大力实施“整体承接、双轮驱动、三区共进、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皖北地区前列,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宿州市发展历程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得最美、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干部作风转变最大的五年,为“十三五”时期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六个百亿元台阶,达到1235.8亿元,基本实现翻一番,年均增长1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3599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财政收入达到125.6亿元,占GDP的比重由6.6%提高到10.2%,财力保障更加坚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3946.2亿元,年均增长25.7%。2011年、2013年、2014年荣获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分列第6位、第8位、第5位。

  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三次产业结构由27.9:37.9:34.2调整到21.7:41:37.3,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实施“3111”工程,工业增加值达到437.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突破千家,云计算、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煤电能源、轻纺鞋服、食品加工、化工建材、板材家居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服务业增长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现代金融、商贸服务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丰”,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922.4亿元,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建立。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积极实施城镇扩容战略,城镇化率达到38.7%,提高7.3个百分点,市域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5万人,县城和重点镇面貌显著改观,美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县(区)管开发区扩区工作全部完成,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设立,全市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由28.6扩大到130.1平方公里。“三线三边”整治提速,人居环境显著优化。首次跨进省级文明城市行列,成功获批国家级园林城市,城市建设水平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建设,深入推进南北结对合作,区域合作范围和领域持续扩大。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453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80个。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3.6亿美元,年均增长38.2%。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37.6%,宿州海关获批,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揭牌开检。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在市县乡逐级建立“三项清单”,行政审批、政府投融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活力全面激发。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扩大有效投入,五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200个。京沪高铁、宿淮铁路、泗许高速、徐明高速、济祁高速通车,郑徐高铁加快推进,“三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和“两纵三横”的铁路网基本形成,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巩固。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自来水厂、电网扩建等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国电宿州热电、海螺水泥、冠军建材、鸿星尔克鞋服、世纪互联云计算建成投产,一批事关全局、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

  社会民生得到新提升。坚持把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每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10项惠民实事,民生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比重持续保持在80%以上,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新汴河景观工程、市文化艺术中心、公共自行车系统、跨铁路立交桥等一大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631元和9140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0%和13.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8.2万人。积极扩大就业,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6.3万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93%和99%,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建保障性住房14.9万套。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治稳步推进,天网工程加快建设,社会治理不断创新,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第二节“十三五”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的动力、速度、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更高要求。我市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机遇大于挑战。

  面临的机遇:

  创新改革深入推进。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安徽省率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有利于我市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注入加速发展新动力,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布局叠加。“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加快皖北发展的政策措施,多重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叠加,有利于我市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国家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加快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将陆续出台更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释放巨大的产业升级、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利于我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发展新引擎。

  承接产业转移具备比较优势。产业调整和空间重构深化,“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产业融合与集聚发展趋势增强,有利于我市发挥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实现加快发展。

  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京沪高铁、宿淮铁路、泗许高速、济祁高速、徐明高速等建成通车,郑徐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有利于我市发展区位交通优势,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经过多年持续较快发展,我市发展条件更加坚实,产业基础更为扎实,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进入了加速发展新阶段。

  面临的挑战:

  结构调整压力较大。我市资源性产业的比重偏高,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撑力在减弱,具有引领作用的大企业较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增长新动力仍在培育之中。

  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宿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市场化水平不高,与周边市资源同质、产业同构现象突出,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创业创新资源短缺。公共创新平台、创业创新载体、人才引进、配套服务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创业创新氛围不浓,对高端产业、企业、人才的吸引力较弱。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耕地、生态红线保护与建设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可利用水资源相对短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劳动力外流状况仍未改变,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财政增收难度加大,资金紧张压力不减。

  协调发展难度增加。县域经济、园区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城镇化水平较低,协调发展任重道远。扶贫攻坚任务较重,社会文明素质有待提高,人民对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加快提升的要求更加迫切。

  综合分析,未来五年仍是宿州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具备加快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有利条件。在多年来快速发展蓄积的潜能和物质基础上,我们有条件乘势而为、加快发展。

  第三节“十三五”发展思路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补齐发展各项短板,努力把宿州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整体承接、双轮驱动、三区共进、四化同步,坚持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引擎,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的,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实力宿州、活力宿州、和谐宿州、幸福宿州建设新局面。

  基本理念。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宿州实际,增强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突出重点任务,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突出创新发展,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推动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双提升”。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突出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双提质”。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突出绿色发展,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改善“双提速”。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必须突出开放发展,不断拓展未来发展空间,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提效”。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突出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推动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双提高”。

  发展战略。围绕上述指导思想,重点实施以下战略:

  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接力“3111”工程培育首位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努力实现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转变,基本形成较为完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主导产业体系,打造制造业强市。

  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全面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增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实现全面科学发展。

  城乡统筹战略。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城区、产业园区、农村新型社区“三区共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县城、重点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扶贫攻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

  绿色发展战略。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推行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和永续利用,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宿州。

  开放合作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好中部崛起、中原区经济区、加快皖北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互促,在开放合作中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皖北开放高地。

  县域突破战略。坚持“上新课、补老课”,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理念,简政放权,多予少取,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县域主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全面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宿州打造成为全国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区域性综合交通中心和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基地、现代鞋服产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四节“十三五”发展目标

  按照皖北领先、省内争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和条件,“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聚焦“保八争六、争先进位”目标,加快推进总量、质量和均量全面提升。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可比价),到2020年达到2000亿元,努力向2200亿元冲刺,总量进入全省前六。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20年达到200亿元,努力向230亿元冲刺,财力水平进入全省前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努力打造两个左右省级经济强县(区)和开发园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5:45:38.5,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大幅度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农业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努力打造三个左右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显著增强,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品牌经济加快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扶贫开发取得突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提前两年全部脱贫,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人口结构趋向合理,法治宿州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实现“双100”目标,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人。县城提质扩容,力争2个以上县城建设成为30万人口的I型小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城乡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等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加快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GDP能耗达到省控目标,万元GDP用水量显著降低,城市重污染天气天数逐年降低。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8%,水、土地、煤炭等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空气质量、水源水质、土壤质量大幅提升,污水、垃圾处理水平提高。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科学完善。争创全国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生态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合作、创新创业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新进展。以“16城同创”为抓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体制机制更加优越。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政府职能实现根本性转变,农村综合改革、现代农业“两区”建设等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进出口总额达到9亿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五年累计突破7000亿元。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3%,社会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

  第二章突出创新发展,培育提质增效新动力

  把发展全局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一节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同时,从供给端入口,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以供给体系创新释放新需求,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匹配,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积极参与全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高对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以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和新产业,加快形成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机制。主动接受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流研究平台辐射和带动,提升一批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发展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和企业。积极争取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创造条件争取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探索开展投贷联动、股权众筹、国资创投等科技创新融资模式,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仪器加计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力度,促进企业扩大再投资、设备更新和技术成果应用。大力推广股权激励政策及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保障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落实企业和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等政策。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推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化、资本化、商业化,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盘活劳动力存量资源,综合运用宣传媒介、政策措施和便捷服务等方式,引导外出劳动力回流,培育新的人口红利。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合格技工人员就地入职率。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开展技能型人才培养示范,倡导“工匠”精神,推动我市由“民工大市”向“技工大市”转变。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探索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快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制度体系,减少行政审批,实现政府精准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降低企业财务、人力、用电、物流等成本。严格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税政策,完善收费清单管理,加快清理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等各种不合理收费,进一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续贷政策,扩大“税融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规模,持续提升融资担保增信功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化解落后产能。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按照“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的要求,采取差别化措施,积极稳妥处置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措施清单,积极稳妥引导煤炭等过剩产能在供给侧减量,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倒逼过剩产能退出。落实好不良资产处置、破产清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财政专项奖补等支持政策,主动防控风险。坚持分类施策、有进有退,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但暂时有困难的实体企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多措并举推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效释放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统一、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对符合条件的居民和非户籍人口实施货币化租金补助,切实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完善房地产信贷政策,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发挥住房公积金在需求端的作用。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科学调整土地供应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需求基本平衡。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推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营销策略,加快房地产去库存。

  着力增加有效投资。立足补短板、增后劲,优化投资结构,不断增加有效投资。加强“大、新、专”项目谋划建设,推动经济工作项目化。重点在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城乡建设、扶贫开发、节能减排等领域加大全局性、牵动性项目谋划和储备力度,突出抓好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环境污染防治等项目,做实做足前期工作,编制实施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形成接续不断、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计划。充分发挥专项建设基金和企业债券的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双创”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棚户区改造、异地扶贫搬迁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大工程建设。健全项目工作机制,落实“四督四保”制度,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和全程调度。强化项目风险预判和评估,确保政府主导投资项目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探索推广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参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和运营。

  积极释放消费新需求。落实和出台消费政策,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围绕服务消费、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等居民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不断完善消费供给,创新消费模式,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积极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大力促进休闲旅游消费。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线下体验线上消费”等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布局城镇停车场建设,启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促进汽车消费。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把握国家和省宏观调控政策导向,落实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研究完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加强全市经济精准调控,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和保护环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建立风险预警防控机制,重点提高财政、金融、农业、水资源、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等方面风险防控能力。

  第二节构建发展新体制

  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突出宿州特色,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各项改革。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三项清单制度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设置和工作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创新。全面实施政府权力运行监管办法,有效履行职责,避免管理缺位。继续发挥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牵引作用,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前置审批条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政府效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开发园区管理和招商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围绕建设全国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和集体成员身份界定。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加大对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力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探索推行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试点。创新小型水利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监管机制。统筹推进国有林场、集体林权、供销社等改革。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健全村级组织运作经费保障机制。

  分类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产权清晰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和兼并重组,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推进市属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转变。支持国有资本与各类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领域和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支持社会资本以出资入股、认购可转债、收购股权、股权置换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稳步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探索完善优先股和国家特殊管理股方式。

  综合做好其他改革。按照国家和省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基层改革试验,统筹推进各个层面各类各项改革试点,贯彻落实国家财税、投融资、司法、医药卫生、文化、养老等体制改革,积极营造宽容包容改革氛围。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预算规划管理。

  第三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逐步完善企业、人才、政策、金融、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创业生态链,加快培育小微企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落实和完善股权激励、财政补助、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辅导培训、个转企等扶持政策,降低创办企业门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鼓励高层次人才、科研人员、大学生、大学生村官、海外留学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参与众创,推动草根创新、小微创新和创客发展。支持创业团队参加青年创业大赛、青年创业者协会等,培育一批创客之星。打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

  夯实创新创业载体。坚持市场导向,以社会资本为主要力量,借鉴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行业领军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高校等资源,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空间。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和农民创业基地,为创客搭建更多平台。把发展民营经济和促进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每年重点支持建设1-2个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力争引进培育10个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功能健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建立健全政府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强辅导培训,降低创办企业门槛,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收费和中介服务。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积极为初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技术转移等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众创,建立健全天使投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知识产权质押等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创新政府采购制度,优先支持绿色产品、创新创业产品。

  第四节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深化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提升公共服务便捷化和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建成“智慧宿州”。

  促进云计算产业加快发展。按照“规划引领、政府推动、园区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大数据存储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云计算应用开发为核心,以构建云计算全产业链为目标,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云计算企业,建设一批领先水平的应用示范,突破与实施一批主导行业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引领发展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围绕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服务层级,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大数据处理、动漫渲染应用、手机游戏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物医疗应用、服务外包应用等云计算产业链平台。加强与各级政府机关、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引进建设数据中心、服务中心、交易中心和数据银行,打造“大数据应用示范区”、“云服务应用示范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等特色产业带。积极引进云计算成长企业和团队,做好创新孵化工作,培育一批“宿州云”知名品牌。力争到2020年,把宿州建设成为立足安徽、服务华东及中原、辐射全国的中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增值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

  推进互联网向各产业渗透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和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

  “互联网+”智能制造。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鼓励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支持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等互联网在线增值服务,推进工艺流程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对接个性化需求,推进生产经营关键环节的柔性化、精细化改造。

  “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政务管理信息体系,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新模式。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加快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

  “互联网+”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创新金融产品,探索构建金融云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互联网服务。规范发展网络借贷、消费、私募、众筹等互联网服务和新兴业态。

  “互联网+”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动漫、旅游等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激发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产业整体业态升级。

  实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加强公共基础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建设高效电子政务平台。加快建设高效政务信息系统,逐步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政府服务模式。积极推进政务云建设,加快构建基于云平台跨层级、跨部门的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行政审批等事项“一站式”网上办理与“全流程”效能监督,强化政务云数据硬件防护体系和云安全评估体系。

  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城市公共基础信息体系,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完善数据协同、交换、共享、整合等系统,建成公共信息平台门户系统和接口服务系统,提供全市空间地理信息、政务信息资源等服务。加快建设企业综合服务运行平台,完善企业直报、数据采集处理、经济运行分析、信息服务及推送等系统。

  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加快城市管理数字化、网格化体系建设,完善无线采集、监督受理、地理编码、综合评价等系统,提供智慧园林、市政、环卫等服务。打造智慧管网,实现地下管线信息与数字城管信息整合,完善城市地下管线基础设施结构体系和三维可视化系统。建设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完善道路交通监控、智能公共交通、物流公共信息、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建设综合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完善火灾、抢险救援等灾害预警事故处置调度系统。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应用、信息采集、网络传输等系统,向市民提供智慧家居服务。

  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统一信息门户,完善班级“三通两平台”、教育视频自动录播系统、集成管理系统。完善市、县(区)两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提供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移动护理和随访,实现“医疗一卡通”二级医院全覆盖。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社会保险自助、阳光就业、社保基金监控、电子档案系统,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服务、医保费用跨市即时结算等服务。加快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系统和旅游管理信息平台。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方志馆等公益设施建设。

  构建普惠泛在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宽带宿州”建设,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第四代移动通信、公共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网和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泛在普惠、人人共享、安全可信的信息网络。加快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深入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加快TD-LTE网络建设和4G业务发展,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扩大无线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大幅提升网络速率,不断降低网络资费,建设“无线城市”。聚合通信运营商网络接入,打造共享性和开放性的公共资源平台,提升市民访问的便捷性。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建立健全以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为重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65%,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5%,城市互联网出口带宽增加到2Tbps,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bps。

  专栏1:宿州市“十三五”“互联网+”重点项目

  云计算。围绕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服务层级,建设一批云计算产业链平台。依托世纪互联、斐讯、清华同方等企业建设基础云平台;依托华为、金山、科大讯飞、银江等企业建设服务云平台;依托宿想、炫我等企业打造动漫渲染应用平台;依托阿尔法、金山等企业打造手机游戏应用平台;依托亿赞普、网库、阿里巴巴等企业打造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依托上科院、千麦等企业打造生物医疗应用平台;依托华音等企业打造服务外包应用平台。

  电子商务。建成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宿州现代制鞋产业园电子商务基地、宿马电子商务产业园、埇桥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灵璧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泗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砀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萧县电子商务产业园。

  智慧城市。建成宿州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宿州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宿州智慧地下管网管理系统、宿州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宿州智慧教育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宿州智慧卫生信息平台、宿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云平台、宿州市智慧农业等项目;加快推进宿马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埇桥区智慧社区项目、埇桥区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灵璧县智慧城市建设工程、泗县智慧城市建设工程、萧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信息共享平台等项目。

  第三章突出协调发展,形成统筹推进新格局

  坚持城乡统筹,推进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第一节优化城镇空间格局

  落实“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城市发展理念,以宿州中心城市为核心,京台高速和206国道发展轴联接宿州、淮北和徐州,310国道和301省道发展轴联接萧县、砀山县城镇板块,343国道发展轴联接灵璧县、泗县城镇板块,优化“一核、多轴、两板块”的城镇空间结构,努力形成以市区为核心、以县城为骨干、以乡镇为节点,功能定位清晰、片区布局合理、协同互动发展的区域城镇新格局。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全面推进“大宿城”发展战略,编制“大宿城”发展规划,加快完善城市空间格局,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重点向东、向北发展,向南适当发展,积极争取新设市辖行政区。主城区(老城区)加大改造力度,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中心商圈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汴河新区重点发展云计算、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等产业,强化城市副中心功能,提高人口集聚能力,打造政务、文化、人居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城南片区重点发展制鞋、生物医药、机械装备产业,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用地结构,推进产城融合,打造产业新区、人居新城。城东片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产业,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产业集聚,建设城东新城。高铁片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建设物流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合作共建、产城融合、创业创新示范区。促进符离镇融入汴河新区、朱仙庄镇融入城东新区、桃园镇融入城南片区、蒿沟乡融入高铁片区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强与中心城区功能共享。

  提升园林城市建设水平。强化建筑色彩、景观轴线、节点地标的高水平设计,塑造皖北水城和汉风雅韵的城市风貌特色。编制和完善中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门户景观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围绕新汴河、沱河、濉河和唐河、芦岭湖、桃园湖等景观区,形成“两河三岸,三园抱城”的城市园林景观总体结构,构建“绿水穿城、绿楔润城”的空间格局。深入挖掘汉文化建筑元素,开展汴北新区核心区、道东片区、新汴河两岸地区等重点街区和滨水廊道、景观廊道城市设计,改造提升三角洲公园、沱河景观带、环城公园、运粮河公园、雪枫公园。结合旧城改造,充分保护开发隋唐运河遗址,挖掘运河文化,探索古运河两岸特色街区塑造,增加城市历史记忆。

  加快县城提质扩容。推进县城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加快向重要交通节点拓展建成区范围。大力实施“555”工程,支持县城按照中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以治脏、治乱、治违和增强功能、增加绿量、增进文明为突破口,建设特色彰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县城,不断提升县城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区域次中心城市。支持有条件的县有序推进县改市工作。到2020年,力争2个以上县城建设成为30万人口的I型小城市。

  加强重点镇建设。充分发挥人口集聚型、交通枢纽型、历史文化型和特色产业型重点镇功能,推进乡镇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加快建设芦岭镇、大店镇、蕲县镇、李庄镇、白土镇、渔沟镇、大庄镇等重点镇,提高乡镇综合承载力,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稳步开展撤乡并镇、撤乡设镇工作,适当减少乡镇数量。推进符离镇等开展“镇当县建”试点,每个县区打造1-2个具备小城市功能的重点镇。

  第二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围绕“人、地、钱、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和要素保障能力,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8%。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拓宽居住证的服务保障功能,全面实现城乡创业就业、义务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养老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五有并轨”,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实现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征地补偿权等“五权保障”,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机制,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完善城镇人口统计相关工作机制。落实和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坚持精品规划。高位对接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全市城镇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加强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加强城市特色塑造。有效协调各类专项建设规划,划定城市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廊道空间,强化空间资源配置。加快制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三区四线”和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坚持精致建设。加快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精品建筑等重点领域城市建设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功能。深入开展治理违法建筑、违法用地和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专项行动,大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坚持精细管理。健全城市治理委员会管理机制,健全城市管理问题、任务、措施、责任等清单制度,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共治、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城市综合治理系统。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创新治理方式,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

  专栏2:宿州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试点主要任务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机制,实现“五有并轨”、“五权保障”。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支持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发起设立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整合现有城镇化专项资金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积极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优化行政区划设置,适时增设市辖区,有序推进县改市工作,稳步开展“撤乡并镇”、“撤乡设镇”。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行政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镇当县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机制,深化“市区社区”三级服务,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

  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创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加强规划监督执法力度,增强城镇承载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衔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第三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提高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全面实施美好乡镇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战略转换。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对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管理,合理控制村庄聚集规模。充分尊重传统的村落布局模式,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系统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建设,传承乡土文化形式和内涵。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加快农村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卫生所、文化站、邮政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综合管理,倡导文明新风,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结合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建设,深入推进“三线三边”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优先开展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建设,同步推进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到2017年,全市所有乡镇基本实现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建设和建成区环境治理的“全覆盖”。加快泗县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到2018年,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到2020年,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实现。

  第四节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提质提效、完善功能、保障发展、改善民生”的原则,继续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想,大力发展现代水利,提升防洪减灾能力,保障水资源供给。

  工程水利。加快实施怀洪新河洼地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城市及工业园区防洪排涝、老汪湖蓄滞洪区改造、中型病险水闸加固等工程,大力推进奎濉河治理、新汴河洼地治理等工程,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力争新汴河大堤城区段及城市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奎濉河、沱河、北沱河、唐河、大沙河等重要支流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资源水利。加快实施淮水北调宿州配水工程、城市和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地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大力推进南水北调东线调水至萧砀工程、采煤沉陷区雨洪资源利用蓄水工程。全面实施城市水源工程,有序推动城区和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地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逐步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民生水利。加快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田水利“八小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重点实施新汴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沟渠与排水系统建设和整治。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每年建设1-2个重点中型灌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恢复灌溉面积6万亩。

  专栏3:宿州市“十三五”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怀洪新河洼地治理工程、老汪湖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工程、宿州市城市及工业园区防洪除涝工程、砀山县城市防洪工程、奎濉河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型涵闸除险加固工程;南水北调东线补充规划工程、淮水北调宿州市配水工程、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支撑。坚持保障发展和环保优先,进一步优化能源供给和利用方式,推动煤电产业、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构筑多元、安全、高效、绿色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稳步推动煤炭资源开发。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推进矿权整合,关闭退出资源枯竭、灾害严重、扭亏无望等矿井,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实施煤炭资源安全改造工程,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加强矿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推进宿南煤层气开采。开展张大屯、朱楼煤矿前期工作。

  有序推进煤电联营电源点建设。重点发展低热值煤发电、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成宿州钱营孜低热值煤发电工程,推进宿州祁县低热值煤发电、华电宿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

  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序替代传统煤电消费。支持建设低风速技术装备的风电场,促进风电集中连片开发。鼓励利用荒山荒坡、滩涂、大棚、采煤沉陷区等建设光伏电站,利用企业厂房、公共设施、城乡社区等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充分利用农业秸秆资源,推动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和生活垃圾发电。积极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开展地热能、空气能利用。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增风电装机容量500MW,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300MW,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00MW,新能源电力装机累计2000MW,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50座和分散式充电桩1.8万个,打造国家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

  加快电网、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城乡发展和产业升级新要求,全面实施电网滚动规划,加快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加大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力争2020年,电网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实施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全面落实天然气发展利用规划,加快建设天然气输气管道、门站、加气站和液化天然气储备设施,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到2020年,实现天然气管道县县通,全市年用气量达3亿方,为“气化宿州”奠定基础。

  专栏4:宿州市“十三五”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煤炭煤层气开发。加快推进中联宿南煤层气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推进萧县张大屯年产90万吨煤炭及选煤厂项目、砀山朱楼年产120万吨煤炭及选煤厂项目前期工作。

  火电。建成宿州钱营孜2×350MW低热值煤发电工程项目;积极推进宿州华电二期2×1000MW燃煤机组扩建工程、宿州祁县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前期工作;谋划皖北煤电2×1000MW燃煤机组工程、华电萧县2×1000MW煤电一体化燃煤发电项目。

  新能源。推进500MW级风电基地建设。建成采煤沉陷区500MW光伏电站项目、600MW地面光伏电站项目、200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162MW光伏扶贫项目。建成投运4座30MW生物质秸秆发电厂、5座总处理规模5000吨/日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50座、分散式充电桩1.8万个。谋划推进万吨级生物质液体燃料项目、年产50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城乡电网。建设500千伏埇桥变电所,灵北、赵堤口等10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人民、家居产业园等28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增变电容量500万千伏安以上,新建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公里。加大城区配电网和35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全市户均变容量达到2.2千伏安以上。

  天然气管网。建设宿州绿能埇桥5万立方米LNG调峰储配库项目、宿州昆仑徐州-宿州和徐州-萧县天然气长输管网项目,建成48座天然气加气站场项目、5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推进国能宿州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谋划推进淮北-萧县、萧县-砀山、宿州-灵璧-泗县、固镇-宿州、泗县-五河等省级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城市交通、供排水、综合管廊、公共安全等基础设施,构建安全高效便利的市政公用设施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城市交通。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加强城市功能片区间联系,积极谋划推进宿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适时推动轨道交通延伸至灵璧、泗县,支持萧县对接徐州地铁1号线建设。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优化线路布局,谋划设计公交专用道,加快公交首末站建设,推动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方便城乡居民出行。进一步健全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加快城市绿道建设,主城区绿道实现循环。

  供排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以“海绵城市”的理念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型详细规划,科学编制城市排水防涝、绿地水系等专项规划,在新建城区、新建园区、旧城改造等领域,优化城市绿地与广场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快建设“海绵城市”。推进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供排水管网有效覆盖率、城镇集中供水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升给排水保障能力。加快配置城乡标准化垃圾收集箱、垃圾处置点、垃圾收集车、机械化清扫车等垃圾处理设施,实现中心城区和县城垃圾集中处理厂全覆盖。

  城市地下管线。编制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统筹城市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入地,改造老旧管网,提高维修、养护和改造管理水平。推进城市新建道路、工业园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同步配套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等设施。探索建设维护、定价收费、运营管理等新模式,提高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水平。

  公共安全设施。加快完善城市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县区气象防灾减灾工程。高标准建设地震预报、监测系统和防震工程。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点消防站和消火栓,提升城镇抵御火灾的能力。加快人防设施建设,推进组织指挥系统和通信警报网络系统。有序建设突发灾害和安全事件的人口疏散、隐蔽和物资储运基地及相应的配套工程。

  专栏5:宿州市“十三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城市交通。建成中心城区道路“白改黑”改造工程,主城区260平方公里环城路,砀城外环路,萧县凤山环绕道路等道路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和电动汽车充电桩;谋划推进宿州城市轨道交通、城区高架路桥、京台高速宿州南出口至主城区连接线,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新汴河二桥,徐州地铁1号线延长至萧县,砀山梨都大道上跨铁路及北延等项目。

  供水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成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第四水厂、汴北水厂二期,宿马自来水厂二期,砀山县新区供水工程、城北水厂,萧县凤城新区供水厂,灵璧县北部新区供水工程,泗县城区地表水厂等项目;建成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淮水北调沱河截污工程、汴北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及配套管网,埇桥区循环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砀山县经开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正源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及污泥处理工程,萧县龙河截污管网,四县一区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等项目;建成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工程、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厂,县区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及无害化处理等项目。

  城市供暖工程。加快建设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热力主干网,谋划推进宿州市主城区供热管网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宿州市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宿州市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宿州市城区防涝设施、宿州市城区雨水管网改造工程二期、萧县老城区雨水综合治理、泗县城市防洪和雨水综合利用等项目。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谋划推进主城区、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园等中心城市地下管廊工程,砀山县道北路、萧县龙腾大道、泗城等县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公共安全设施。加快推进城乡综合治理“智慧气象”工程、环境气象监测、淮北地区人工增雨防雹基地、皇藏峪生态气象站、县区防灾减灾及附属工程等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宿州市人防指挥中心、苏宁云商广场及市民广场人防工程、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项目;谋划推进中心城区新汴河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市地震监测中心,县区园区消防站、人防指挥中心及人防工程、应急救灾储备中心、防震监测工程及避震疏散场等项目。

  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全市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保障房及公租房建设。

  第五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积极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不断提升文化引领力、服务力和竞争力,建设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市。

  提高公民素质。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倡导文明、和谐、进取、自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讲正气、知荣辱、乐奉献、敢担当的良好风尚。弘扬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引导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崇德向善的社会价值取向。培育科学创新精神,弘扬创新创业风尚,建设学习型社会,营造奋发进取、开放包容、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及文体活动,不断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倡导全民阅读,提升公民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共建人文宿州。以“十六城同创”为抓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文化在提升居民整体幸福指数中的巨大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继续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规范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加快市级文化设施、县(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馆建设。优化提升街道、乡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和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加大政府文化服务采购力度,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菜单式”、“订单式”服务。鼓励文化协会、经纪人和中介机构等民间文化组织发展,活跃和繁荣文化市场。积极开展群众性、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推进文化、戏曲进社区、乡村、校园、园区等,提高全民文化活动参与率。支持文化艺术创作,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力争创作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精品。重视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新媒体和网络文化。

  保护开发文化资源。健全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立市级文化遗产名录,加强隋唐大运河遗址等重点文化遗产、遗址和文物的保护性开发。支持申报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挖掘和整合楚汉文化、孝贤文化、书画文化、钟馗文化、戏曲文化、马戏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创新载体,打造人文荟萃、特色彰显的宿州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传统特色文化产业整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旅游、科技创新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等现代文化产业,加快形成集聚效应、市场效应和区域效应。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扶持民营文化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市演艺集团加快发展,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成长性好、品牌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骨干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区。

  专栏6:宿州市“十三五”文化强市重点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建成宿州市科技馆、档案馆、妇女活动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广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埇桥图书馆、文化馆、剧场,萧县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谋划推进市美术馆、音乐厅、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图书馆、文化馆,砀山、灵璧、泗县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项目。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推进建设和保护中国第一孝闵子故里文化园、埇桥涉故台农民起义遗址文化园、埇桥小山口遗址、埇桥古台寺遗址、灵璧垓下古战场遗址公园、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世界文化遗产)、萧县大皇藏文化遗址、萧县白土镇唐宋瓷窑遗址等项目。支持灵璧钟馗画、砀山年画等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产业园工程。建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中国(埇桥)马戏文化大世界、灵璧县虞姬文化园二期、埇桥区符离白居易文化园等项目;谋划推进全媒体数字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宿州图书城、宿州书画大市场等项目。

  第六节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需求,探索推动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推进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完善提升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等交通战备功能,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人防等国防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军转民、民参军,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采取公开招投标等方式保障军队和国防动员需求。扶持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军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军民融合新要求的军地协调对接机制、军地需求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普及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增强国防动员潜力。加强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建设,抓好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团结,争取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第四章突出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环境新改善

  坚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强化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宿州。

  第一节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编制市县主体功能区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和绩效考核办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发展,形成城镇建设有序、产业定位清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空间开发总体战略格局。

  城镇化与工业化集聚发展区。主要包括市中心城区(含4个卫星城镇)、县城、省级开发区,以及芦岭镇、大店镇、祁县镇、李庄镇、白土镇、圣泉乡、渔沟镇、下楼镇、屏山镇等重点乡镇,是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集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区和承载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重点区。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打造成为全市人口、产业和经济密集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