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市场动态

峥嵘岁月20载,春华秋实迎新程—— 纪CSA&TISC 2020新闻发布会

2020年10月10日,在这个具有经典意义的历史纪年里,恰逢20岁的天坛会与这一时点不期而遇,或许正寓意着伴随天坛会20年的茁壮,中国脑血管病领域发生了诸多里程碑式变化,诊疗技术、分级诊疗及区域化医疗体系、学科发展、医疗质量、卒中中心建设、临床科研、人才培养等相比世纪之初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脑血管病防治不论临床还是科研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如大会执行主席王拥军教授所言创办天坛会的初衷旨在让中国临床医生及时跟上国际先进临床技术和理念,逐步改善和提高国内卒中防治比较落后的状况,以与国际接轨。这份美好愿景一路上汇聚了国内外多方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岁月的逝去换来了今日中国大地上脑血管病领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今年推迟在金秋中秋、国庆之后召开的盛会更多了一份不言而喻的内涵。

大会线下线上同时进行,绕过大会精彩纷呈的学术内容,新闻发布会为大家带来了哪些最新音讯,下面一起分享。

1.2020年世界卒中日“医体融合,预防卒中”

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发起组织世界卒中组织(WSO)今年提出了“Join the Movement”,号召公众增加体育运动减少卒中风险。中国卒中学会(CSA)也提出了“医体融合,预防卒中”的口号,倡导运动与医学防治相结合,更好地防治卒中。高科技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让人们的体能运动大大减少,而生命在于运动,“四体不勤”势必会给健康带来隐患。运动作为预防卒中、强身健体的良好预防方式,人人皆可行。为此,CSA发起了一系列主题健康教育及义诊等活动,以提高公众科学防治卒中的认识,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国家卫健委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王文志教授

2. 天坛会20周年: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从2001年首届一百多人的“天坛脑血管病论坛”栉风沐雨20载,今日已成长为参会人数逾万人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脑血管病会议。该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医师、医疗机构/组织及企业的力量,带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从昔日落后的局面迈向世界前沿阵地,造就培养了一大批中流砥柱专家和优秀青年医师,惠利全国各地域各层级医院医师。20年,如果给大会一个定义,她是中国脑血管病防治的一个风向标,是一座多元化桥梁,联通中国与世界,联通临床指南与实践,联通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联通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相融相促构成了中国脑血管病事业全面立体化发展。沧桑岁月见证了中国脑血管病医师不辱使命奋斗前行的足迹,丰硕成果也砥砺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与时代同行,开创新的成绩。

3. 中国卒中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卒中奖”揭晓

大会开幕式揭晓了今年中国卒中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卒中奖”获得者,分别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赵继宗院士和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的董强教授。赵院士在微创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和脑认知转化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在国内率先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结构性保护推向脑功能保护新高,使我国神经外科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国内推广脑出血规范化微创手术技术,普及烟雾病诊断和外科治疗。董强教授在上海联合同道建立了上海卒中防治网络,为卒中规范防治、新技术理念在临床的转化落地,全面提升上海区域化卒中防治水平、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有诸多专家先行典范的影响,将带动更多医师发光发热,为中国脑血管病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

4.CSA官方英文杂志SVN 成绩喜然

中国卒中学会(CSA)官方英文期刊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SVN)自2015年创刊,历时5年于2020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4.765分,在Clinical Neurology学科中排名第35位(204种期刊),位列Q1区,是该学科我国第一本SCI期刊。同时,在Elsevier发布的最新CiteScore中,SVN也喜获5.9分佳绩,在Medicine - Cardiology an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学科领域(324种期刊)和Neurology(Clinical)学科领域(348种期刊)分别位列前19%和前20%。文章收录方面,至2020年SVN共收稿307篇,稿源涉及中、美、韩、德、澳等32个国家,国际稿源36.81%,稿件接收率18.2%。作为卒中领域第一本代表中国在世界“发声”的SCI期刊,会有助于扭转我国优质稿源大量外流的现象,促进国人将更多优质的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的期刊上,同时吸引更多海外前沿热点研究在此发表,为全球卒中领域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窗口与平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

5.中国卒中学会与BMJ合作推出“脑健康”专辑

10月9日,国际顶级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MJ)在线发表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组织撰写的脑健康专辑系列文章,从概念、最新进展到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讨论,并呼吁急需开展脑健康研究的全球合作。人脑作为人体司令部,能完成思维、记忆、运动和情绪反应等诸多复杂功能。人口老龄化无疑加重神经系统疾病负担,维持大脑健康的挑战也在增加。而当前人们对脑健康的认识和重视仍然不足,医学界对于脑健康的概念和测评仍缺乏统一的认识,脑功能障碍机制不清,大部分脑重大疾病仍缺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面对这些困境,王拥军教授牵头组织了来自中、美、英、法、澳、德、日和新西兰等国42位国际权威专家共同撰稿推出了BMJ脑健康专辑,内容涉及脑健康概念和重要性、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脑重大疾病对脑健康的影响、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最新进展、脑健康国际研究合作等多个方面。

6. 健康中国·步长致远心脑健康公益工程:致力于神经领域中青年医师科研能力培养及研究项目

对于医生,临床工作和科研相辅相成、互相补益。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才能将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升华为可以交流和临床推广的共识。而目前针对培养中青年医生科研能力的资金依然紧缺,为此,步长制药联合中社健康中国基金在大会上共同启动了致远科研基金,该项目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每年投入约150万元科研经费,用于资助神经领域中青年医师基础研究及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的研究项目,该资金可作为中青年医师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启动资金,为进一步申请大型研究项目打下基础。该计划将激励我国神经科中青年医师对科研的热情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为中国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征服脑血管疾病前行路上,医学的发展永无止境,脑血管病医师任重而道远。春日播种后的勤作耕耘,时节因缘成熟必将回馈给我们丰硕盛果,愿新一代年轻医师秉承先辈们那份精神和智慧灯火,薪薪相传,点亮自己和更多的人,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变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