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市场动态

四次手术,历劫重生!浙江男子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定制关节”重新站立

来自浙江的李先生,15年前因强制性脊柱炎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半年多前,假体周围出现深部感染,当地医院进行二次手术发现,李先生骨盆髋臼周围和股骨近端自体骨骼几乎完全破坏,骨溶解极其严重,大腿近端近一半的骨骼(股骨)几乎完全消失,整个右下肢失去支撑,股骨近端处于游离状态。

这如何治疗?近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李慧武主任医师团队利用自主设计制造的3D打印个性化定制假体,为一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导致骨盆及股骨巨大骨缺损的患者进行了髋关节重建。

明显缩短的右腿

李先生辗转多家医院,但都因为骨缺损严重,感染复发可能性大,关节重建十分困难而被婉拒。经专家推荐,他找到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李慧武主任医师。

当李先生来到上海九院时,只能扶着双拐,拖着右腿走路。李慧武主任发现他右下肢明显短缩,右髋部因为多次手术疤痕增生明显,右髋关节几乎没有主动活动。

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评估发现:髋臼前上、后上方及前后壁、内壁均已完全破坏,仅髂骨翼、坐骨支、耻骨支残余少量骨量……这意味着已没有多少能用来安装假体的宿主骨。

医生坦言,“在这样的骨骼上重建关节,相当于在没有地基的地方盖高楼,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李先生大腿股骨近端几乎完全损毁,右下肢长期处于短缩畸形状态,各肌肉肌腱的附着点也多数被破坏,即便成功安装了假体,如何重建关节功能并维持关节稳定,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连续7小时的重建工程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是上海市创伤骨科与骨关节病临床医学中心,附设有上海交通大学3D打印中心、上海市内植物重点实验室等,尤其擅长结合3D打印等先进医疗技术处理复杂髋关节翻修等常规医疗技术难以完成的关节疑难疾病的诊治。

在放射科、手麻科、3D打印中心、血库等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如期举行。

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李慧武主任医师团队在疤痕严重增生、解剖结构紊乱的局部条件下,彻底去除了患者几次手术残留的骨水泥、纤维界膜等,充分暴露了髋关节宿主骨骨面,为下一步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后,经五小时奋战,李主任团队逐步利用依据患者自身影像组学数据自主设计的3D打印定制假体以及专门的翻修股骨柄重建了患者的髋关节。

结合肌腱腱-骨固定技术,李主任团队不仅重建了患者关节运动学,还对关节动力学进行了有效重建。

目前,李先生经近两周的住院治疗,伤口已完全愈合,感染无复发迹象,髋关节已可以在不负重状态下进行主被动活动训练,关节功能恢复指日可待。

勇闯复杂关节重建禁区

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特别是骨缺损巨大的髋关节翻修手术,是目前关节重建领域较复杂的手术之一。如何对质量差、缺损大、形态复杂的关节周围骨缺损进行重建是目前国际骨科学界仍未解决的难题。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龄化加剧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关节置换手术逐年增多。2014年美国报道关节置换手术量已达100万台以上,预计2030年将达400万台。2018年,国内也报告关节置换手术量达60余万台,且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则是人工关节失效后的翻修手术量逐年增长。

在翻修手术中,因为假体周围感染导致的翻修手术难度最高。一旦出现假体周围深部感染,会伴随细菌聚集生物膜形成,不仅静脉抗生素多数无效、感染控制困难,细菌侵蚀导致的骨质破坏和缺损,会极大增加重建难度。

李慧武主任医师团队在国内开创性使用3D打印定制假体进行复杂骨缺损的关节翻修手术,在复杂关节重建的禁区中走出了一条路。

据李慧武主任医师介绍,目前上海九院自主设计的3D打印定制假体,不仅依据患者病情个性化定制,极大简化手术过程,降低手术时间,进而减少了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九院3D打印中心利用激光打印、表面多孔化处理等技术手段,极大改善3D打印假体远期效果,延长了假体使用时间。

作者:吴霜霜 唐闻佳

本文转载自文汇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