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建材行业

找准建材行业新定位打好绿色建材发展攻坚战——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 周长益-建材

我希望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以后,能对这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宣传呼吁出台一个政策,要求所有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全部综合利用,不能继续堆放;现有堆放的必须要逐步消纳、利用掉。

(一)要真正做到清洁生产。

我参与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起草,是主要起草人之一。资源的循环利用不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上策,而是下策,发展循环经济的上策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是工业制造强国,一个电饭锅、一把菜刀寿命都要达到100年,他们的就是在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建筑是件大事,老百姓奋斗一辈子只为买一栋房子,我们不应该提高它的耐久性吗?所以说,提高产品的质量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但是,我们35亿吨水泥产能、25亿吨产量不是计划经济计划出来的,而是市场需求拉动的。去年水泥行业比较困难,但两三年前整个水泥行业常赚钱的,所以水泥产能大、产量高有它的客观必然性。

我觉得在结构性方面,我们的任务重、压力大,潜力也大,这也是我们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希望我们今天在座的城市领导们高度关注此事,发挥我们的宣传优势,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

去年,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又戴了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帽子,使得我们更抬不起头,很多搞工业的同志都觉得压力很大甚至委屈,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农业废弃物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何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建材,把吃饭问题和住房问题同时解决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有领先世界的秸秆建材项目,应当推广应用,这也是我们为扶贫攻坚贡献力量的好方式。

建材工业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有一些是客观必要,但是在很多方面存在非常大的浪费。

在绿色建材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把产品质量、品质、品牌放在首位,如此绿色建材产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建筑是百年大计,百年建筑本该是常态,但是现在却成为了奢望。我看过一个材料,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146年,美国是74年,而中国是46年。这就相当于英国的一个使用周期,我们要转三圈。这多消耗了多少资源,多产生了多少废物?我今天在这里向企业呼吁,一定要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一,发展绿色建材意义重大。

在利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要尽快实现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水泥等生产原料要由天然的石灰石为主转向各种固体废物为主,包括城市垃圾。前一段时间修改水泥利用固废给予优惠政策的时候,我们提出,水泥生产过程中利用30%的固废不能再给予优惠政策,必须要提高比例。第二个转变就是主营业务收入要尽快由水泥销售收入为主,转向收取服务费和垃圾处理费为主,特别是城市周边,有条件的水泥企业应当向这方面转变。

(一)它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是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

(五)要把质量、品种、品牌放在第一位,坚定执著地实施品质、品种、品牌的“三品”战略。

这个数据可谓非常惊人。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做到达标排放,也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排放标准,必须有自己的远远严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不然就不可能做到达标排放。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虽然现在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政策和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和单纯的焚烧垃圾、垃圾焚烧发电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有它的独特优势,不仅处理效果好,在防止二次污染方面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4月8日,由全国138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发起,我国第一家以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为旨的国家级产业联盟——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在宣布成立。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出席大会并作了主题。下面是周司长的讲话全文。

(二)抓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日本人把匠人称为“国宝”,日本有1900多家200人以上的企业,但也有很多企业人数不足10人,这些企业把东西做专做精,强调特性和质量,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希望今天的参会企业抓住这个机会,真正做到清洁生产。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建材工业每年不算水资源,各种固体的资源消耗量在100亿吨以上。在去年的一次会议上我就讲过,我国水泥产能35亿吨,产量25亿吨,不仅远高于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也高于另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印度。因此从长远来讲,我们25亿吨的水泥产量是不可持续的。

现在国家也在下大力气支持清洁生产的工作,我们现在就在组织专项,推广一些清洁能源和新技术。例如推广煤气化技术,应用这个技术不但能解决污染问题,根据现有实践,企业能源利用成本也能降低70%。这种技术就非常好,我们正在组织鉴定推广,也希望做一些大的专项,首先在陶瓷行业加以推广。

重庆昊磐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建材工业在新常态下要有新的定位。

如何打好绿色建材发展的攻坚战,我认为,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建材工业消耗了太多的资源,产生了相当多的污染,排放很多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建筑垃圾。今年全国上,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之一就是绿色发展。从这方面讲,如何把我们过高的资源消耗降下来,把我们的污染治理好,把我们这些固体废物利用掉,是我们全行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我最近刚刚在工作报告的解读文件上读到一个数据,如果我们工业企业的污染物能够全部做到稳定、达标排放,那么现在的空气污染物能够减少40%。

供给侧结构性要通过创新发展,生产出更多品种、更好的产品,来满足我们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这一方面,我们的任务非常重。大家都知道,这两年,很多消费者都跑到国外买马桶盖,这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我们的技术、装备界上是有优势的,如果通过下一步“走出去”,能发挥更大的优势。

水泥、平板玻璃是“两高一资”产业,现在这个帽子都没脱掉。因为戴了“两高一资”的帽子,很多行业、很多企业都歧视我们。

如今从技术上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用工业固废生产水泥。如何把我们的建材产业,特别是水泥产业建设成生态产业,是我们应当努力的目标。日本的水泥很大一部分叫做“生态水泥”,就是用工业固废、城市污泥、固体垃圾生产出来的。

(四)推进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

最近关于原材料工业,包括建材工业、钢铁行业,议论比较多的是产能过剩、“两高一资”、污染等。在认清问题的同时,仍然有必要给点正能量,对我们发展的成就、取得的成绩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正当其时,既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也了建材、建工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趋势。联盟成立后,应该大有可为,也一定会大有作为。希望联盟能够多干实事,不练虚功,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促进绿色建材发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绿色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国家现在提出要稳增长,很多人找不到投资的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就是一个非常好也很重要的项目,希望大家都来做。我很高兴地听到亦庄要落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还有其他几个城市也要落地该项目。

《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们的制造业是大而不强。建材行业不敢说,但是水泥工业,无论是产量,还是装备、技术,中国一定是世界大国,并且一定意义上也是世界强国。但在这个基础之上,要看到我们仍存在不少问题。

所有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必须要有这个意识,如果生产的过程不是绿色的,就没有资格讲生产的产品是绿色建材。

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30多年来,我国的建材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有力地支撑了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支撑了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如何发挥建材行业在这一方面的独特优势,把建材产业变成民生产业,应该是我们建材行业新定位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另外,企业脱硫脱硝、的项目都是国家技术的项目,是专项建设、债券基金等优先考虑、优先支持的。

目前,国内有领先世界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也有建筑垃圾处置的需求。投资讲求效率,国家大力支持的项目不做,我们做什么?一条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是200亩,可是它一年处理的建筑垃圾就能节省250亩的土地。如果城市周边要建设这样的项目,一定会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三)切实利用好农业废物。

第三,打好绿色建材发展的攻坚战。

(二)我们的建材行业在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废物,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生活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经过努力可以成为与城市和当地居民和谐共生的民生产业。

我个人认为,应该把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建材工业一种新的定位,这也是我们建材行业今后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首先我要对中国绿色建材发展产业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天我谈三点看法,供大家讨论,不当之处,请大家提出。

十几年前,我跟很多企业负责人洁生产的时候,他们都不以为然。但如今,清洁生产应该成为我们企业的自觉行为。这不仅是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企业的。

对建材行业新常态下的定位,我认为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可是从长远来看,产能、产量的“多”里面含有不合,所以水泥化解过剩产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近期国务院领导在抓这项工作、工信部也在积极落实这项工作。

为什么我们要提出绿色发展,如何把这些红色、、灰色都变成绿色?建材工业出在哪里?答案就是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大家对发展绿色建材如此关注,说明发展绿色建材意义重大。因为发展绿色建材是我们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是我们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们调结构、稳增长、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希望大家对此能有充分的认识。

(三)建材工业能以农业废物、建筑垃圾、工业废物为原料,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建材产品的新型生态材料。

现在,建材行业、建筑行业循环产业链中有一环是缺失的,就是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如果能够把产生的建筑垃圾全部利用掉,再做成建筑材料回归到建材行业去,循环发展产业也就实现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