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装饰装修  装修施工

筑道砼行 精兵强将 大地为纸 砂石为笔看基建先锋拓路前行!(二)

筑道砼行 精兵强将 大地为纸 砂石为笔看基建先锋拓路前行!(二)

  1989年,李恒稳加入公司,33年以来,渤海之滨的盐碱地上建起了国际化大都市,李恒稳也从一名抹灰工,一步步成长为带领团队敢冲敢拼、使命必达的项目经理。

  作为公司在浙江区域的第一个工程,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肩负着拓市场、树形象、扬品牌的重任,除了要建设品质工程,还要牢记责任使命,彰显央企社会担当。李恒稳作为项目经理,始终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2021年7月,台风“烟花”登陆嘉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高达10级。接到预警后,李恒稳带领管理人员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小组,储备充足防疫防汛物资,24小时全程监督值守,成功转移工人700余名。安置好工人后,他深入现场全面排查加固,确保项目平稳度过台风期。2022年4月,项目邻近的上海市疫情形势严峻,项目面临巨大压力和风险,李恒稳带领团队严格封控,有序推进抗疫工作,在确保全员“零感染”的同时做好工人慰问关怀、健康体检等活动,为项目顺利履约提供有效保障。如今,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而李恒稳将永远心怀使命,步履不停。

  从初出校门,青葱懵懂到立足岗位,熠熠闪光,毕业一年,李志明已逐渐从“一张白纸”成长蜕变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程师。纵横交错的设计图纸、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挑灯夜读的书桌案旁,都见证着他的奋进足迹。

  名校硕士毕业,专业所学与实践所需不完全匹配……初入职场时,如何迅速转变身份进入状态,成为摆在李志明面前的问题。他及时调整心态、理清思路,白天勤去现场,向实践学,向工人师傅学;回到项目部,他钻研图纸方案,向规范学、向技术前辈学。立足工作实践,李志明勤学不怠、认真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和价值创造能力,短短一年时间,完成3篇论文、申请3项专利,并编制十余篇施工方案。本职工作外,他兼任项目学习委员和纪检监督员,用自己的微光,助推项目高效合规运营。“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我相信,只有不断前进,方能保持核心竞争力,在岗位中有所突破。”

  地上车水马龙,地下热火朝天,是地铁建设的真实写照。坚实的围挡后,近20米深的基坑内,200余名建设者在繁华的城市中再造繁华,林占富就是其中一位。10年地铁建设经历,给了林占富扎实的基本功和高效的执行力,在年轻同事们眼里,“林哥”是一位“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的优秀前辈。

  初到六里台站时,项目正处于地连墙施工准备阶段。林占富运用丰富的地铁施工经验,与团队一起理顺施工工序、制定现场报验程序、严格把控关键工序质量,确保了施工高效高质进行,项目地连墙成为全线标杆迎接其他标段观摩学习。六里台站全长520.9米,是天津市中心最长的地铁站,为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项目团队“刀刃向内”,把困难留给自己:采用南北分仓施工,尽可能减少封围面积;仅留西侧一条辅路用于设备进场、土方开挖,场地制约导致建设难度倍增。林占富白天盯现场、管质量,晚上挑灯细化工序,优化方案,助推了项目南段主体结构提前封围。如今,项目北段施工正在有序推进,奔走于生产一线的林占富,始终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绿色生态、智能高效,是国家会展中心项目的整体设计主线,在海河之南的这片热土上,郭鞠与上万名建设者们一起,在每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设计细节上精心打磨,为建设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行业标杆级展馆矢志奋斗。

  为缓解城市内涝和热岛效应,郭鞠与团队一起精研“海绵城市”理念在国展项目的设计与运用,因地制宜采用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提高项目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程。根据施工管理需求,项目提出“2个管理维度+3个全覆盖”管理理念,郭鞠负责其中的图纸深化设计与方案优化,他参与项目BIM管线碰撞综合校核,提升管线标高以减少重复开挖与回填量,缩短工期的同时降低资源损耗;主导项目雨水调蓄池优化,减小水池埋深,降低支护与施工难度并实现降本增效。入职以来,他先后参建市政类项目3个,参与技术标编制13次、申请专利2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干我们这行,就要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挑得起担子。”郭鞠如是说。

  “一名合格的安全员,要比技术员的还懂技术,比工长还懂施工。”徐文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六里台站复杂的外部环境、多工序穿插作业,都为项目施工进展、安全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刚加入项目时,徐文嘉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熟悉地铁工程和新公司规章制度,他就一点一点学,一步一步捋,从方案审查到每日交底,从旁站监督到警示教育,事无巨细他都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徐文嘉在脑海里画下了完整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地图;现场工人操作不当配合不力,徐文嘉就和团队创新采用实景+体验模式,让安全教育动起来,健全安全演练常态化机制,推动“演为练”向“演为战”转变。尽管工作略显单调重复,徐文嘉却从未有过惯性思维:“很多时候盲目的‘也许没事’就意味着‘迟早出事’,安全管理,切不可抱有‘乐观主义’。”

  担任商务工程师以来,于洋励志成为地铁项目挖潜创效的精英,他常常问自己:如何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价值?细处着眼,实处着力,是他对自己一以贯之的要求。

  工作中,于洋坚持精中求细控成本。项目施工现场对钢筋需求量大,极易造成物资损耗和亏损,他通过现场调查询问、方案图纸对比,找准管控切入口,联合技术部门进行地连墙水平筋优化,联合物资工程部门合理下料、节约用材,以精益管控实现点“筋”成“金”。作为项目支部组织委员,于洋将党建工作与商务创效紧密结合,积极汇集年轻力量集思广益,在分包招标、月度计量、合同优化等方面提倡多部门参与、全项目受益,牵头编制了项目商务策划点子库、无效成本清单等,不断深挖项目盈利点、预知亏损点和风险点并主动出击、提前介入,助推现场履约。脚踏实地、坚持学习、坚韧执着,于洋坚信,山再高,往上爬,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内外墙抹灰工程
  • 编辑:孙宏亮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